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房價高?建商有話直說!

◎ 胡偉良

當前的房價高不高?相信所有的人都會覺得很高,尤其是都會區。為什麼這麼高?是不是因為建商暴利?還是因為炒作?

造成今日高房價的因素很多,其中太多想像不到的「額外」花費不斷的「墊高」房價成本。尤其不斷增加的行政干預、政策風險、時間虛耗、管制成本,更是超乎想像。

除了不斷被墊高的成本之外,土地的稀缺、營造勞工的短缺、原物料價格的不斷上漲,都讓房價居高不下。像房價成本結構中占比最大的土地,地價上漲的程度永遠比房價更快、更猛;加上這一、兩年來的興建費用大幅調升,扣除了土地成本、營造費用之後,房價中剩下不到三成的空間,開發商要支付自身的營運、銷售、稅費等等支出,最後往往只剩一成左右的淨利潤。以投入四年的期間來看,其實也稱不上「暴利」。在不斷的打房下,建商的經營風險愈來愈高,現在想再靠擠壓建商利潤來降房價,效果極為有限,降個一成,建商可能就撐不住了,要透過這種方式讓年輕人買得起房,我覺得不切實際。

依當前的情勢,買不起房是大多數年輕人心中的痛,但是用「鼓動大家不買房」來抵制房價,並非有效的解決之道,因為「抵制不買房只會讓建商不再蓋房」,結果房子更缺,房價變得更貴。所以只有「大量的提高供給,才能有效的降房價」,否則,若只是需求受到短暫的壓抑,到了極限,一旦爆發,反將因供給稀少,更容易造成後期房價的報復性反彈。

在老屋改建還不夠普及、數量還不夠多的時候,改建案反而會有「推高房價的反效果」,原因在於原屋主希望分回更多,在成本制約及獎勵容積受限的情況下,房價很自然的就被拉高,以「符合建商的建築成本和利潤的要求」。

要改變這種情況,只能透過「進一步的提高改建的容積獎勵」及「改建案量大量增加後」才能獲得改善,甚至還需要一些好建商的「善意配合」,加上政府法規上的改造,始克其成。這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另外,「提高民眾所得」也是讓年輕人買得起房的另一個重要推手,政策上也須納入考量。

(作者為建商,新北市老屋改建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