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談碳權交易與高雄

◎ 周麗芳

環保署將升格為環境部,下設氣候變遷署職司碳定價與碳交易制度。證交所林修銘董事長表示,「台灣碳權交易所」最晚於今年九月成立,俟年底氣候變遷因應法子法通過,即可進行交易。行政院陳建仁院長更於十二日宣示,碳權交易所總公司將設於高雄,主因碳權買方的購買因素與排碳大戶的地理分布至為關鍵。

就國際碳權需求而言,企業主要是因應今年十月起試行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與國際綠色供應鏈壓力。例如:蘋果公司辦公室、門市與資料中心於二○一八年實現百分之百綠色電力,公司總排放(包括商務差旅與員工通勤)於二○二○年達成碳中和,並宣布要在二○三○年達成全產品生命週期的碳中和,打造綠色供應鏈,帶領二十五個國家逾二百一十家製造供應商共同承諾百分之百使用綠電。台灣科技大廠多為蘋果公司合作夥伴,囿於國內再生能源憑證供不應求,國際碳權交易因應而生。

就國內碳權需求而言,將先聚焦減量額度交易。企業可透過抵換專案、先期專案或自願減量專案,取得減量額度,進而在碳權交易平台移轉、拍賣或交易該額度。企業購買減量額度多著眼於法律合規性的減量抵換機制。以氣候法而言,減量額度可用於:一、抵換溫室氣體增量:事業新設或變更排放源達一定規模者,應依溫室氣體增量之一定比率進行抵換。二、扣除排放量:主管機關對排放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徵收碳費。三、扣除排碳差額:事業進口產品應申報產品碳排放量,並依其核定之排碳差額取得減量額度。四、抵銷超額量:事業排放量超過其被允許的排放額度之數量(超額量),得以減量額度扣減抵銷。

至於排碳大戶的地理分布,盤點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的數據,第一批排放源應盤查登錄的公司共一六三家,累計營運二八七個排放熱點,總排放量二六五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各縣市承受的總排放量,前四大分別為高雄市(26%)、雲林縣(19%)、台中市(16%)、桃園市(10%)。其中,高雄市聚集四十二家大排放公司,共營運五十二個排放熱點。台北市、嘉義市、南投縣與屏東縣,則尚無第一批應盤查登錄的排放源。碳權交易的急迫性,各縣市有別,高雄市首當其衝,自當就近提供服務。

碳權交易事涉碳權人才、帳戶管理、買賣稅賦、會計揭露、洗錢詐欺、風險監理、跨國清算與國際認證等諸多課題,政府當廣徵社會建言,共謀完善配套機制;各地教育訓練機構亦應未雨綢繆,培養在地人才。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