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委屈的和平」與台灣人的弱點

◎ 于則章

參選立委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于美人,盛讚前總統馬英九訪問中國「做了不計較個人針砭的事情」,還說:「不管他是再怎麼委屈的和平,他就是和平」,引發極大反彈。即使她在臉書分享逐字稿,又再加碼貼文,還是引發共八千筆留言罵爆,更被狠酸既然委屈的婚姻也是婚姻,當初何必離婚。

于美人這一番話會引發那麼大的風波,應是她始料未及。因為在中國國民黨長期的一黨專制與愚民洗腦教育下,即令民主化三十多年,還是有為數不少的人崇拜專制的獨裁者、嚮往強人政治,否則兩蔣的銅像就不會依舊佔據台灣社會各角落,主張與中國統一的國民黨就不會仍然有五百多萬的選票繼續扯台灣後腿。

已故的台獨運動先驅史明,曾在他的巨著《台灣人四百年史》第一章的第九頁中一針見血的點出台灣人「季風帶來的容納性和忍受性,以及熱帶、海島、地震所促成的各種特性交織在一起,使台灣所呈現著的風土性格,成為不寬闊不大方,同時帶有濃厚的順從性,但有時也會突然起來猛烈反抗一番,然後又是氣短的忍受下去。」

由史明的觀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台灣人歷經東西方幾個不同的外來政權統治,雖不乏可歌可泣的剛烈反抗,但往往在被鎮壓後就氣短的忍受下去,時日一久甚至於還有不少人產生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對外來統治者產生了強烈認同。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馬英九膽敢「做了不計較個人針砭的事情」厚顏無恥的前往中國舔共,于美人又為何要對他這樣的行為大加讚賞,並向台灣人推銷「委屈的和平」!顯然,就是看準了台灣人風土性格的弱點,「委屈的和平」這樣的政治主張有其一定的市場,可以做為他們問政的資本!

然而,于美人最後還是踢到了鐵板!坦白說,並不是台灣明事理有骨氣的人忽然多了起來,而是因為她以及被她所稱讚的馬英九的家族成員都已經是美國人或擁有美國綠卡,平常他們打著「和平」吃喝,發現苗頭不對就腳底抹油跑去美國當個不必忍受任何委屈的「美人」。正是這種「死道友冇死貧道」的行徑,才是台灣人所無法容忍!

(作者為公務員,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