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南韓的轉變 台灣的借鏡

南韓與台灣曾經同為光芒四射的「亞洲四小龍」,互爭龍頭地位。另外,南韓雖在冷戰中為圍堵共產勢力擴張的重要堡壘,卻長期游移在美中之間,有意左右逢源。但最近南韓卻出現不一樣面貌,人均GDP被台灣超越,經貿面臨極大挑戰;此外,南韓明確投入美國領導的抗中陣營,修正過去對北韓的綏靖政策,強調和平必須靠實力,不能期待對方的善意。此刻南韓的政經轉折就像一面鏡子,讓台灣看清未來的選擇。

台韓曾經是命運相同的「兄弟之邦」︰同樣受到共產勢力威脅、位於冷戰最前哨、由威權轉型民主、以出口為經濟成長主要推力的經濟型態。但彼此的友好關係卻日漸質變,尤其經濟上的競爭日趨激烈,不但是實質利益的拚搏,也是國家榮耀的面子之爭;在外交上,南韓採取「北方政策」,積極與北韓、中國、俄羅斯等社會主義國家交往,尋求和解。尤其「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擁有市場誘因,加上對北韓具有影響力,成為最積極交往的對象。而與台灣則斷交,漸行漸遠,導致後來台韓的競爭似乎也有意氣之爭的成分。在近年的美中對抗,尹錫悅之前的領導人多偏向中國,與日本關係交惡,形成抗中的印太戰略架構的潛在漏洞。不過這一切都在最近發生了重大變化與轉折。北韓頻繁進行導彈試射,對南韓安全威脅日增,而中國對北韓顯得無所作為,甚至默許;尤有甚者,南韓二○一五年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自認吞下大補丸,但今年前兩個月對中貿易卻出現建交三十年來的大逆差。反觀在韓中簽訂FTA時憂心被邊緣化的台灣,近十年來平均每年經濟成長三.二%,優於南韓之二.六%,去年人均GDP三萬二八一一美元超越南韓。經濟與外交上的挫敗,以及中國在台海、南海、東海不斷軍演、騷擾,恐滋生戰端,讓南韓備感威脅。種種因素顯然是南韓轉向的轉捩點,令尹錫悅重新尋求與日本和解,並且旗幟鮮明地站在美國對抗中國的一邊。

南韓的轉向何以能夠成為台灣的一面鏡子?首先,南韓對北韓的蠻橫一向吞忍有加,雙方曾簽下《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和交流與合作協議》和《朝鮮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另外,南韓積極與中國交往,亦是期待中國可以老大哥姿態阻止北韓蠢動。然而一切皆屬徒勞,近年北韓不斷擴大核武軍火庫,中、長程彈道飛彈的試射不但威脅到南韓、日本,甚至美國本土;而中國本身也在揮舞「民族偉大復興」軍旗,與北韓相互呼應,以壯大對抗自由世界的陣容,在在讓南韓醒悟,毅然奔向民主世界。面對北韓、中國日益升高的威脅,尹錫悅並沒有如台灣反戰人士高舉「疑美論」,追求「委屈的和平」,反而與拜登發表「華盛頓宣言」,堅定強調︰「我們可以透過壓倒性力量優勢來實現和平,而非基於對方善意的虛假和平。」並且在美國國會發表韓戰七十週年演說,感謝美國英勇的軍人捍衛南韓的民主。事實是,當年北韓南侵時,如果沒有美國的力助,南韓這個國家早已在地圖上消失了。由歷史作為殷鑑,面對北方共產勢力的威脅,「疑美論」只會自取滅亡。其次,南韓積極進軍中國市場的策略,其實並未對經濟發展有太大助益,如今反而開始嘗到苦果;台灣及時阻擋服貿協定通過,也沒有成為經濟向上提升的絆腳石。今年前兩月,韓國對中國貿易逆差達五十一億美元,而五年前,韓國對中國貿易順差則是逾五五○億美元;且南韓出口大幅衰退,對中國尤其退步最劇。未來似乎也不樂觀,南韓學者認為,南韓經貿太過依賴中國,而其出口大宗的中間財優勢已被中企急起直追。因此,南韓對中國經貿的消長係結構性因素,似乎難以逆轉。這種情況與台灣非常相似。

台灣傳出十年以來人均GDP超越南韓的喜訊,但嚴苛考驗正鋪天蓋地而來。今年第一季台灣出口衰退約兩成,但對中國衰退則約三成,顯示台灣與南韓結構性因素類似,都是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過大,以致中國市場萎縮時便嘗到惡果。此外,中國一向以商圍政,近來更加大經貿施壓,自二○二一年三月起先後暫停我國農漁產品進口,今年四月十二日更公告,即日起對台灣禁止大陸進口的二四五五項產品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加添台灣景氣復甦的變數。出口佔我GDP約七成,去年以來出口連七黑,導致台灣連兩季GDP負成長,今年第一季甚至惡化到負三.○二%,增加今年GDP「保二」的難度。與此同時,中國的軍事威脅更加嚴峻,瀕臨衝突邊緣。台海和平關涉全球經貿與民主的永續發展,已成為自由世界共同關注的議題,而國內卻充斥「疑美論」、「委屈的和平」等論調,麻痺人心、消弭鬥志,莫此為甚。看來,南韓最近的轉變,應該成為台灣的一面鏡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