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碳權交易背後的誤解與風險

◎ 劉仲恩

在世界地球日之前,總統蔡英文宣布台灣將成立「碳交易平台」,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國發基金將共同出資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新聞一出,許多「碳權概念股」紛紛飆漲,新聞背後有許多對於碳權的誤解值得大家深思。

碳權的概念不是很容易解釋,最簡單的可以分成兩大類別,第一個來自各國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也就是所謂的碳市場,市場下各國政府會核配或是拍賣「排放配額」,廠商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來規劃,需要多排放的可以在市場上購買,而減碳有成的廠商可以將配額轉售,世界各國有碳權交易所,主要是因為此制度。台灣因為現階段是採用「碳費」作為主要碳定價政策,四月廿四日環保署長張子敬在接受質詢時也表示台灣目前沒有採用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的規劃,所以這方面並沒有需求。

另一種是碳權是「碳抵換」,廠商透過投資減碳專案,證明自己從某個排放基線「額外」減少了碳排放,環保署現行的抵換專案級屬於這個類別。依照目前的規劃,台灣碳權交易所會是以碳抵換為主要商品的交易平台,這在國際上是很罕見的作法,即使成立,其成效仍有待觀察,更嚴重的後果在於轉移焦點,依目前的輿論看來,很多廠商誤認只要買碳權就可以解決問題,反而忽略自身責任,對於實際的減碳助益有限。

事實上,國際氣候治理社群對碳抵換有非常多批判,真的要產生減碳效果,需要確保有「外加性(additionality)」,並非有一片森林就可以轉換成碳權出售,一定要確認該植林專案是通過碳權收益才成型,才能符合條件。抵換碳權也需要有「永久性(permanence)」,專案效益需要長期維持,如加州之前發生森林火災,把植林碳權都付之一炬,即造成市場運作不少挑戰與批評。

整體說來,國際上有共識把碳抵換作為「最後手段」,對於碳權的品質要求日趨嚴格。真要使用,國內面對碳抵換時,亦須檢視相關原則,認真把關,否則所有交易都是白做工。

台灣尚缺乏對碳權制度的正確認識,跟上風潮反而產生很多碳權焦慮,甚至利用投機心態產生碳權詐騙,亟需匡正視聽。整體說來,邁向淨零,對產業來說最重要的是需要產業扎實地進行碳管理,加速製程改良或是轉型,把碳權轉手無數次,二氧化碳也不會憑空消失,碳權交易所能做到的其實相當有限,若不慎反而成為碳詐騙放大器,相關炒作應該降溫。

(作者是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