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治旱也得防澇

◎ 葉志杰、楊貴三

拜讀張竝瑜、倪春發、顧承宇、羅偉誠等幾位教授撰文「我們對於地下水救旱的看法」(以下簡稱『前文』),精闢提出應以地下水救旱,尤其是屏東平原,筆者深表認同。

面對台灣冬春季節的缺水,無聲無息地造成民生、灌溉、工業用水的困境,接下來的梅雨、颱風季節,「水」可能搖身一變為降水過多、洪水滾滾的致災難題,甚至隱藏性的氣候難民,歷史著例就是八七水災、八八水災(莫拉克風災),旱澇的治理應該同步,不應偏廢。

旱澇交替是台灣自然結構問題,既是結構,就得治本。台灣島因中央山脈、阿里山山脈等地形走向與盛行季風斜交,降雨呈現極度的季節不均。冬春背風的西南部乾旱缺水,夏秋迎風的西南部攔截水氣成洪患,而這「春旱秋潦」僅止是初步的時間、空間概念,實際上應再細分為沖積扇(中游)、三角洲(下游)兩種不同的地理特性。

『前文』提到的伏流水帶,指的就是厚層礫石夾砂層的沖積扇(中游),是地下水蘊藏豐富的地帶,可以善用救旱,但是抽取時須注意地下水回補,以免造成三角洲(下游)的地下水位下降,從而導致可能的壓密沉陷。

日治時期,日人以人為築堤方式改變河道,亦是『前文』重點之一。因為地下水的流動仍遵循古河道,亦即重力流,造成地表水與地下水的網絡錯開。筆者試著補充,日人為了治水和創造浮覆地,而築堤防改變天然河道分布,尤其是在扇頂分流處切斷眾分流,河道束縮為一,讓洪水直灌下游。此舉確實紓解沖積扇(中游)的水患問題,卻因此大幅減少地下水補注;同時,日人忽略三角洲地勢地漥、潮水頂托的地理特性,加上1970年代養殖逐利而人為抽取地下水的地理破壞,兩項人造地形轉移了水患的空間分布,且加重三角洲(下游)的水患頻率與強度。

地理問題環環相扣,萬不可須臾切割。筆者希望在『前文』治理「缺水」的建議上,諸如國土資源調查研究、抗旱井、補注池的規劃、提高治理層級等,政府應同步規劃「洪澇」治理之策,以免重蹈日人之誤。

若是依著溪流的不同河段,而有不同的治水思維與具體作為,是否可行?筆者嘗試將河流的水患治理,概分為扇頂的「分洪」、舊河道(舊流路)的「排洪」和三角洲地層下陷區的「滯洪」,初步看法簡述如下:

中游的沖積扇頂,恢復原始河道的分洪功能,補注地下水;

扇端進入三角洲的古河道(舊流路),建議不妨「還地於河」,作為氾濫地帶,更可仿造二重疏洪道,規劃成綠色水廊;其次是古河道的研究,受限於今圖資最早溯及1904年台灣堡圖,不妨借重歷史地理學與地形學的研究,讓古河道的水患研究成為可能。

三角洲的沿海地帶,可以考慮利用潟湖、溼地、廢棄魚塭,打通彼此間藩籬,有機串聯成廣大的滯洪池。在汛期前抽乾,初一、十六關閉與大海間閘門,避免潮水頂托或海水漲潮入侵。

(作者為臺灣人地關係協會理事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退休教授,合著有《福爾摩沙地形誌:北臺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