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請讓國會外交好上加好

◎ 蘇緯政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率跨黨派議員團拜會立法院,這是台灣關係法生效四十四年以來,首次進入議場的美國國會外委會訪問團。麥考爾表示,希望推動與臺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及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並支持臺灣加入各國際組織等,這象徵臺美關係再往前邁出一大步。

面對中國長期對臺灣威嚇及打壓,「國會外交」是我們突破外交空間的重要途徑。因為國會是民主國家的最高民意代表機構,較不具官方敏感色彩,藉由國會議員互訪,不僅可降低國際外交場域的現實衝突,更能與相關部會或民間單位協力合作,藉此持續深化在各領域的全球夥伴關係,更可讓臺灣被國際社會看見。

近年來,立法院積極推動國會外交,不論國會議員互訪,或成立各國國會聯誼組織(台日交流聯誼會、臺美國會議員聯誼會等),都有明顯進展。

以第九屆為例,接待近百國、逾萬人次訪賓,立委出訪約三百人次、分訪六十餘國;尤其,蘇嘉全院長前往英、法國會訪問受到議長禮遇,是首位進入法國國民議會議場的台灣立法院長;擔任特使前往美國與時任聯邦眾議院議長萊恩會面,率團出使聖露西亞會晤總理及參、眾兩院議長;蔡其昌副院長受波蘭國會邀請訪問,林志嘉秘書長率文官團前往歐洲議會等。

本屆(第十屆)接待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及參議院議長韋德齊、巴拉圭眾議院議長羅培斯、吐瓦魯國國會議長陶希,以及歐洲議會、日本、法國、瑞典、立陶宛、斯洛伐克、德國等各國訪賓;游錫堃院長率團訪問捷克、立陶宛、法國等國,會晤多位議長與議員;組團訪問日本,與八十多位參、眾議員交流,這些都是國會外交的豐碩成果。

為強化國會外交,立法院借鏡日、韓、德、法等國,擬增設「國際事務處」,專責處理相關事務,培育專業人才,實有其重要性與迫切性。「立法院組織法」現已交付委員會審查,懇盼朝野各政黨以國家及人民為念,儘速完成修法!靈活運用「國會外交」,多與各國國會交流,促進經貿等各領域合作,建立友善夥伴關係,讓臺灣成為區域及世界和平、繁榮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

(作者為大學講師、前立法院院長秘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