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平心靜氣談馬英九訪中

◎ 藍去蕪

歷史與現狀的對照往往是殘酷的。過去高喊獨立的民進黨,現在則是捍衛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中流砥柱;而過去與中國共產黨打過內戰,一心想達成統一的國民黨,現在則是拼命迎向中共,似乎忘了蔣經國對國民黨人的警告。哪個政黨站在當前國內國際局勢正確的一方,答案不言可喻。正確與否,在於政黨是否有反省調整的機制。而馬英九與國民黨今日的困境,正是無法因應國內外政經形勢調整下的必然。

馬英九的訪中,許多人看到的是舔共、背叛台灣、背叛中華民國的表象,但除此責怪言論外,是否還應從中反思未來可以促進台灣更團結,國家更現代化、更文明的契機呢?

事實上,馬英九的舉動不難理解,他是部份外省族群,同時也是部份對中國、中華懷有憧憬人們的普遍心理狀態。當這種心理狀態過強,則會讓所謂的中華民族主義凌駕諸多客觀事實與理性判斷。這也是為何馬英九明知接待層級被矮化,明知中共刻意放縱網路上,甚至現場民眾的羞辱言論,也要不惜唾面自乾地說出此行「非常滿意,超乎預期」。撇除馬英九的前國家元首身份不說,其實他也只是一名被虛幻民族主義與鄉愁困住的老人,筆者相信此行後他內心自然有譜。

作為目前「暫時」站在主流民意一方的民進黨,若要幫助國民黨真正落實本土化,以及避免國民黨不被少數急統勢力綁架,最應該做的不是只有對立而已,更應從中幫助國人認清中共的本質,認清中共並非真的想振興中華,而是現階段必需披著這件外衣來幫助其維持統治及對外正當性。若執政黨能如此做,相信對中國、中華保持虛幻鄉愁的人,也會願意融入台灣,並以具現代性意義的公民身份融入,而非以民族主義來看待台灣。

簡言之,借此機會協助國民黨推出國民黨版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才是將國民黨從爭相靠向中共的光譜重新拉回「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的軌道上。

(作者為社科院博士,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