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氏的「財經思維與構圖」荒誕離譜

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日前進行了一項南部的Long Stay(下鄉之旅),若大家能細心分析其在Long Stay時的談話,就可窺見其思維與構圖,具體而言,就是不脫以中國為中心的思維及其經建構圖的幻想性。

馬氏「南方經驗總結」的荒謬性在於他對台灣經濟問題的錯誤基本認知。

他說:「中國位居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出口高居全球第三,台灣經濟發展不能自外於中國」,由此出發,他引申台灣對中國必須更為開放,包括立即直航、取消對中國投資四十%之限制、人民幣在台兌換、銀行登陸等等,以追求兩岸共生共榮。在他的眼裡,台灣唯有與中國連結,才有向上發展的活路。

問題是,台灣自外於中國嗎?事實完全相反。台灣是對中國投資最多的國家,累計投資中國之金額幾占中國所接受海外投資的一半,即約三千三百多億美元,等於我國去年的國內總生產毛額,投入之深、之大可以說舉世無雙,以「全身投入」來形容也不為過。就是因為有投資中國過多的問題在先,中國又是以「否定我國主權併吞台灣」為矢志的國家,才有「戒急用忍」政策之必要性,也才會對中投資作一些限制,以確保經濟賴以維持的基本產業。馬氏「對中國越限制,越留不住產業」的說法是「本末倒置」的事實認定。

「越管理越留不住產業」也是親中西進論者的一貫說詞,但二○○一年的積極開放政策已完全否定了此一說法。積極開放的結果是:「開放的(如NB、各項資訊硬體產業)走得更快、更精光,沒開放的(如晶圓、面板)才留在台灣。」如果二○○一年積極開放時也將晶圓、面板等全部開放,台灣就能留住產業嗎?答案很明顯,不但留不住,當今中國必早已是晶圓、面板的世界王國。

馬氏把此次「下鄉之旅」自譽為「奇特教育」,但由於他所稱的Long Stay過於短暫(Short Stay),所以「奇特教育」卻教出了奇特的歪論。他說,「高雄港從世界之第三大港掉到第六名,今年可能掉到第八」,據此他提議:「立刻直航,建構高雄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海運中心,再造南台榮景」,顯示了馬氏對高雄港世界排名滑落之原因一知半解,也沒用心探討近幾年超越高雄港的釜山、上海、深圳崛起的原因。韓國釜山是靠韓國企業在韓國旺盛的投資,出口大增,貨物大量增加所致,而上海、深圳就是因台商大舉西進中國,致中國之出口三級跳升,尤其台商聚集的上海、深圳地區的出口大增。有出口就有港口,說實在話,高雄港之退位,唯一而主要的禍首就是廠商之西進中國。直航後高雄能成為轉運中心嗎?若依工總的一項調查,直航後廠商會增加中國之投資(約一.九倍),只會加速高雄港之沒落,因為對中國投資越多,在高雄地區的投資則越少,可出口之貨物亦必減少,即便有很好的港灣設備也沒有要彎靠的船隻。

馬氏的「直航藥方」不是只開給高雄,他七月到了中部時也宣布,一旦當選,將指定台中港為兩岸直航港口;八月到金門,也呼籲金門做為中國大三通的門戶,之後轉到東石港、布袋港時,也表示要把布袋港做為兩岸直航樞紐,好似只要對中國開放、連結中國,台灣就萬事順遂立刻出現榮景,只差一句:只要「終極統一」台灣便是世界的中心,其思維之奇特,在此暴露無遺。換言之,此次Long Stay奇特教育之奇特結論,正是馬氏「中國情結」的再次展現,忽略了台灣經濟衰退的真正原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