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中國議題的疲勞轟炸又來了

◎ 張約翰

中央社十九日晚間一連發出五則有關前總統馬英訪中的新聞,截至筆者為文時,民進黨中央尚未有任何表示。其實三月開始連續有幾個議題,又讓中國議題漸漸回到社群平台熱議的舞台。可以預期的是,地方選舉後沉寂已久的各種團體,又將展開讓人厭煩的意識形態疲勞轟炸。

總統蔡英文將訪美、日媒質疑退伍軍人認同、二膽逃兵、宏都拉斯外交危機、馬英九訪中,三月平均不到一週就有一個議題。對於這些議題出現頻率、其間的關聯、背後的目的,筆者因為未涉獵國際關係或中國議題,無法憑空瞎猜;但社群平台對政治光譜極化現象的推波助瀾,而身為社會的一員,基於社交與資訊交流的需求,又無法完全脫離,因此如何在尖銳的意識形態議題下保有平靜生活,是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課題。以下是筆者對於社群平台上可能來臨的一波中國議題大爆發,如何能冷靜面對,提出的一點建議。

首先,不要在相關議題的貼文下留言。在社群平台上,也許你會認為,親友的貼文不留幾句話,久了可能被當成漠不關心對方。在不涉及意識形態的情況下,也許前述的顧慮可以成立,但在尖銳對抗的意識形態貼文下,前述的顧慮反而應拋諸腦後,因為已超出社交需求,反而是貼文的人失禮。萬一忍不住非互動不可,在相關貼文的按讚選項裡挑一個適合的表情符號就好。

其次,分享相關議題貼文時要篩選並儘量少加評論。如果你認為中國議題不可規避,還是應多加關注,一定要分享相關貼文的話,那麼請在分享前,以事實敘述的可信度、評論的理性程度、來源媒體與作者的形象為篩選條件,並減少自己的意見。

最後是保持關注但不要被帶風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傾向,都值得保持距離不受影響的距離後互相尊重。中國議題對台灣的所有人都相當重要,不只是在抽象的認同層面,甚至影響到生活層面,所以不能為了躲開資訊轟炸而漠不關心;但關注的同時,記得理性判斷被帶風向的風險,不要讓自己成為社群平台上翻車的那一群。

社群平台上中國議題的驚濤駭浪又將來臨,願大家不會隨波逐流被迫表態,或氣急敗壞推波助瀾,在社群平台上保有舒適的使用體驗。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