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缺蛋看在地的養雞產業

◎ 蘇明通

近期缺蛋風波,引發一些經典名言,包括立委說的「養雞的畜牧業不像iPhone生產線」,可惜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沒有豪氣的接招,否則以製造手機生產線的理念在台設置科技化的養雞場,一定很有看頭。

不過設置及經營一座具有畜牧場登記證的養雞場也非常複雜、困難。除了雞糞、污水、臭氣的污染防治措施,需要符合嚴格的環保規定,及應付不時的禽流感、環保稽查、罰鍰、附近居民檢舉抗議外,也很少人能忍受髒臭的工作環境。

家族經營的養雞場,如果後輩無意接手,往往會因為人手不足、缺工、雞隻禽流感整場撲殺,而關閉或轉售。沒踏進畜牧場的人,當快樂的享受餐桌上的美味雞蛋、豬肉的時候,是很難想像其原始生成場所的畜養環境,及業者經營的辛苦。

即使是既有的養雞場,蛋雞從小雞養至可以產蛋的成熟雞,大約需要四個半月的時間。因此這一波蛋荒,從業者努力增養蛋雞,到雞蛋產量逐漸增加所需時間,如果沒有進口蛋補足缺口,大約也需要四個半月的時間,也就是今年五、六月間才會逐漸緩解

不過業者增養蛋雞的意願,一定會考量後續可能的利潤,及未來蛋價崩盤的風險。從穩定供應的觀點,政府實在不必管制蛋價(按人配給時才需管制),但是可以提供養雞業者蛋價保險、蛋賤收購的支撐措施。

此外,如果農委會能夠仿效經濟部、國科會,與地方政府、台糖公司合作,覓地開闢畜牧產業園區,訂定密閉、負壓、溫控、智慧化的標準廠房及畜養設施規範,供畜養業者進駐,並統一處理污染防治設施、環保規範,對於長期穩定供應國內所需的蛋、肉、鮮奶,一定會有幫助。

(作者為小農,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