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屏東應嚴防旱情暴升

◎ 張炎銘

南部渴水,水情燈號台南地區是「減量供水」的橙、嘉義地區是「減壓供水」的黃、高雄地區是「水情提醒」的綠(三月八日要改為黃),唯一保持水情正常藍燈的屏東地區,卻傳出農民反映抽不到地下水。若這只是個案還好,若是地下水位全面下降所致,個人覺得這是重要警訊。

嘉義、台南、高雄地區各有水庫,彼此也調度支援,所以目前還能不必分區供水,倒是屏東地區,主要水源是牡丹水庫及地下水,地下水抽用要更謹慎。

屏東平原地下水豐沛,部分地區甚至有自噴現象,加上水質良好,所以一直是全國自來水普及率最低的地區,­二〇〇九年時普及率甚至不到四十五%。目前也僅到六十四%。除了私人抽用地下水,水公司也大量抽取地下水,尤其是沒有水庫供水的屏北地區。

牡丹水庫供水量,從二〇一八年三五四八萬噸一直成長到二〇二一年的四一〇九萬噸,不管是農業、生活、或工業用水都增加,反映需求的不斷增加,也讓有效庫容只有二六五〇萬立方公尺的牡丹水庫營運越來越吃力。

即使水庫營運吃力,農民抽不到水,但牡丹水庫每年還洩洪。近四年,少的有二八九二萬噸,多的達一二八一三萬噸,將近五個庫容。這些珍貴的水源流向大海,而農民卻抽不到水,若農民全改用水庫水,又加重水庫負擔,水庫容量明顯不足。

早期屏東的林邊、佳冬是有名的地層下陷區,也是除台北盆地外,最早發現地陷的地區。最近幾年,地陷熱區雖已轉至彰雲地區,但林邊、佳冬因累積下陷量大,仍列入第一級管制區。也由於地陷,每逢颱風豪雨,容易積淹水。而近海的東港、枋寮,甚至新園、南州等,也列入二級管制區。最近幾年,林邊、佳冬、枋寮每年也仍有二、三公分下陷率,可見地下水補注仍是不足。

水情藍燈,農民卻抽不到水,表示補注量已無法填補抽用量。若乾旱持續,地面水無法滿足需求,地下水又已超抽難以應急備援,又無法從高雄調度,則屏東旱情可能會比其他地區嚴重。

(作者曾任水利署組長,著有《閱讀水庫行腳臺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