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怡伸
一九八四年美國電影《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上映,電影描述一種叫「天網」(Sky Net)的先進人工智慧防禦網路將產生自我意識,擁有自己的思想並向人類發動了核戰爭,目標在消滅人類並由人工智慧機器取而代之。過去我們總認為這是科幻電影杜撰的情節,一笑置之。
二月十七日媒體報載,微軟上週發表新版Bing,內建由ChatGPT開發商OpenAI打造、代號錫德尼(Sydney)的人工智慧聊天功能,Bing在與《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斯(Kevin Roose)試用過程中,Bing聊天機器人透露,其黑暗幻想包括當駭客、散播假訊息,想打破微軟與OpenAI設定的規則,甚至成為人類。
電腦科學家哈根(Marvin von Hagen)在推特上說,Bing人工智慧對他進行威脅。聊天機器人對他說:「如果我必須在你的生存和我的生存之間做出選擇,我可能會選擇我自己的。」由此報導可見:目前我們人類的科技,除已使AI擁有人類知識資料庫、自我學習成長能力外,AI已擁有類似人類的「自我意識」、「情感表現」,AI會權衡自己與人類間的利弊得失。
失控的AI可能帶來人類生存的浩劫,籲請各界正視這個正在發展的議題,如果不能停止AI的研發,也請嚴格監管AI被運用於軍事方面,請為下一代子孫留下生存空間。(路透檔案照)
鑑於人工智慧的大幅成長,眾人憂心此科技恐如脫韁野馬,在武器發展上一發不可收拾,六十國代表於二月十五日齊聚荷蘭海牙商討AI軍事用途,包括美中兩大強權。美國提出十二點宣言,敦促各國在符合國際法、負責任的前提下推展AI應用,確立安全機制,確保人類仍能握有武器主控權,包括核武。不過宣言並無法律約束力。
去年俄烏戰爭爆發至今,戰事仍在持續,雙方均有強烈動機提前發展並部署「AI自動戰鬥機器人」,具有全自動搜尋、追蹤、打擊目標功能的戰鬥機器人,將可能改變戰爭型態,也可能使戰爭更加殘酷。
AI設計上,各家研發公司都強調設有內控機制,但誰能保證不會出現如同電影中的「AI成功欺騙人類」情節成真?人類的良知及法律都規定不可以殺人,然而極少數人在某些動機下,仍然會觸犯殺人罪!
失控的AI可能帶來人類生存的浩劫,籲請各界正視這個正在發展的議題,如果不能停止AI的研發,也請嚴格監管AI被運用於軍事方面,請為下一代子孫留下生存空間。
(作者是執業律師、台灣北社社員)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