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母語教師應該要加薪

◎ 張瑜庭

自去年年中開始,本土語言全面納入國中、小和高中的必修課程,本土語言包含原住民族語文、客語文、閩南語文及閩東語文、新住民語(包含越南語、泰語、印尼語、菲律賓語、緬甸語)等,而本土語言的師資、師培、薪資、福利條件都成為關心母語教育的議題。

對比教育部推動的「高級中等學校引進外籍英文教師計畫」,每位外師月薪至少六萬元,最高可達八萬八千多元。兩相比較之下,外師與母語教師的鐘點費差距甚大,本土語言教師高中每節四二○元、國中每節三七八元、國小每節三三六元。依規定,母語教師在同所學校,每周教學時數最多只能廿節,扣除寒暑假沒有上課,平均月薪可能不到二萬元,有很多母語教師想領到基本工資,就必須要在不同學校間兼課奔波。

母語教師並不是隨便就可以錄用,必須經過語言認證後才能任教,是高度專業人員,但其鐘點費從二○○六年至今也只調整過一次,幅度只有廿元,母語教師的待遇不佳,不僅導致投入意願低落,也嚴重影響母語教育推動。

有很多母語教師對於這樣的酬勞感到不平,一樣都是語言的學習,薪資為什麼差距那麼多?教英文的老師,與教越南文的老師薪資差距怎麼會這麼大?昨天是世界母語日,除了對投身母語教育的人員感到敬佩,更呼籲母語教師應該要得到合理的報酬,母語教育才會走得長遠。

(作者是新住民業務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