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復振母語關鍵 流利者的增加與聚集

◎ 楊欣怡、許毅全

母語的復振,是台灣基進在二○二一年就積極提出的政策,不只提出相關的論述,同時在每次培育政治工作者、每次面對各級選舉,都會看到一位又一位基進的志工、夥伴和候選人,以自己的母語發表政見、日常溝通與政策論述。在世界母語日的這一天,我們很驕傲地說,台灣基進是把母語復振實踐在生活與政治中。

雖然行政院於去年七月核定為期五年的「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預計將跨部會投入三百億預算,同時也核定文化部提出的〈國家語言發展報告〉。但針對台灣整體的母語發展,我們於今天世界母語日的當下,提出除了現行政策外的一項最關鍵觀點,與相對應的四項建議做為全民反思的根據。

當然,最重要的關鍵:讓活躍的流利語者(fluent speaker)數量增大於減,而且互相靠近,語言才能復振。

國際上有許多關於語言復振的模型,透過數學工具描述和預測語言轉化的過程。在各種模型中,語言能否復振的關鍵,都在於活躍的語言使用者的數量和空間上能否將流利語者聚集在一起。

因為,生活中的流利使用者之數量跟密度雙向增加,才能大幅度提升周遭環境(公、私領域皆然)的學習者與使用者的同時進步,並以活躍社群為基礎地擴大母語流利者的影響範圍,使之觸及更多的母語家庭,與創造更多純母語的社會互動。

這個模型在紐西蘭的學界蔚為主流,並實踐在紐西蘭國家層級的雙元母語復振政策上:Maihi Māori(著重毛利語社群的推動策略)與Maihi Karauna(全國層級的毛利語復興戰略:確認毛利語使用人口增加並提高到國家認同)。

以上的學術模型與政策方向,跟目前台灣母語家庭的倡議與需求不謀而合,但卻欠缺顯著成果。因此台灣基進建議,應該有以下四點目標,分項努力:

一、支撐全母語家庭、創造純本土語言的場合,應該是各項計畫中最優先的事項。流利語者就像是火種,加熱還尚未燃燒的木頭,或許能讓火燄燒得更順利,但只有火種才能真的讓火焰擴散。

二、積極辦理全母語學校,重視母語受教權與母語師資培育,讓母語流利者的社會互動,延伸到各級學校與其他學習社群。

三、母語流利者之分齡化目標,借鏡紐西蘭針對十五歲之青少年,設定十五萬母語流利使用者的案例,因應台灣母語流利使用者急需年輕化、學齡化的危機。

四、國家層級之母語委員會尚缺台語。母語委員會應執掌母語語料的資料搜集及推廣,並處理現代生活的新詞、外來語之母語轉譯。

(兩位作者任職於台灣基進國際部、桃園黨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