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33萬戶停水的懸疑

◎ 張炎銘

桃園龍潭三坑抽水站送往平鎮淨水場的原水幹管,一月七日破裂,水淹路面、民宅,還讓南桃園逾卅三萬用戶停水,至一月九日才搶修完成。一月十四日,桃園中壢又有水管爆管,逾二千三百戶因此停水。讓我想起南化水庫與高屏溪攔河堰聯通管路,也曾於二○○四年五月及二○○五年七月,兩度在埋管的南化區台三線公路爆裂,掀翻路面,雖沒人員死傷,但已有公共安全疑慮,並引發當地居民抱怨及抗議。

自來水是從水庫或河流、鑿井抽取原水,輸送至淨水場後,再透過自來水管網送至每一家庭。管線密密麻麻,管徑大大小小,管材各式各樣,管理好,漏水率低,減輕水源開發壓力;管理不良則漏水量大,甚至爆管,造成大範圍停水,甚至影響公安。

會爆管當然是管材抵不住水壓力所致,但若因此就牽拖地震、管材老舊,可能太簡化問題。南化爆管事件經過管材改善,並加設三座減壓站後,才徹底解決問題。而三坑抽水站原是由石門大圳取水,管材是二○○四年埋設鋼管,但因石門大圳施工,現在切換為分層取水工取水,是否因壓力變化不同,而造成南桃園破管?原因要釐清,否則難保短期內不會再破管。

而本來只是原水停水,各淨水場都還有庫存清水,應不至於卅三萬用戶停水超過一天,為何平鎮場就隨之掛掉而不能供水?個人思之不得其解,顯然水公司在這方面應變還待加強。

自來水管線埋藏地下,是否破裂,通常僅能由水壓力變化偵知,有時水流掀翻路面,湧出自來水後,經由民眾通報,水公司才來修復。希望水公司能加強這方面科技研發,提早偵知管線漏水,避免破損擴大,也能保護珍貴水資源。

(作者曾任水利署組長,著有《閱讀水庫行腳臺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