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癥結在年輕人為何不想當兵

◎ 張健常

週二蔡總統召開的國安會議,可望正式宣布役期延長一年,同時調整義務役薪資為一萬五千元,喧擾多時的政策塵埃落定。

目前僅四個月的兵役究竟該不該延長,各路專家討論已多無庸贅述。問題的癥結其實在於年輕人為何多半視從軍為畏途?如果社會普遍觀感對投筆從戎是光榮的、受人景仰的,是值得奉獻的志業,則募兵也好、延役也罷,會落得如此狼狽的窘況嗎?

當年因陸軍管教缺失,造成轟動一時的洪仲丘案,引發白衫軍遊行事件,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甚至頭綁「國防布」坐在群眾裡抗議,最終導致國防部長高華柱請辭,陸軍司令李翔宙上將等廿六員各予申誡至大過,甚至移送軍檢偵辦,縱使賠上軍法審判制度,並未嚴肅軍紀管理。

再看五年前的「小白事件」,海軍陸戰隊營區內虐死一條狗,為消彌動保人士怨氣,除了數名犯案軍人記大過移送法辦外,國防部長也是出面認錯道歉,固然體察民意身段柔軟謙卑,但動輒彎腰賠罪的將領,臨戰如何率兵打仗?

如果軍人待遇好、士氣高且受社會敬重,適齡國民恪盡義務根本不是問題,反而是榮譽的象徵。現在,達成共識改回一年役期,重點還是實質內容,是求實求精從嚴從難地勤訓苦練,讓役男脫胎換骨為戰鬥力旺盛的鋼鐵勁旅?或只是鎮日除草、油漆、站哨或敦親睦鄰割洋蔥?

(作者為前飛官,備役空軍上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