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負責任的政府應徹底檢討颱風假的規定

韋帕颱風日前過境,氣象局事先發布警告,不排除有變成強烈颱風的可能,東北部包括首都台北市共八個縣市宣布週二停止上班上課,結果當天除部分沿海、山區風雨較大,其餘地區則不如預期強烈,休假民眾在家無事可做,紛紛到百貨公司、大賣場、購物中心逛街、買東西,或是到電影院、KTV消磨時間。

此種不能上班上課卻能逛街、購物、休閒、娛樂的奇特颱風天景象,已引發輿論質疑政府放颱風假太過浮濫。如此輕率的放假決定,不只影響政經體系的正常運作,加重企業生產成本,對政府與民間部門的運作亦造成干擾與衝擊。

政府的颱風假太過浮濫,以韋帕颱風為例,便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根據人事行政局「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規定,只要氣象預報,颱風暴風半徑於四小時內可能經過的地區,其平均風力可達七級以上或陣風可達十級以上時,就授權地方政府可以宣布停止辦公及上課。該停止上班上課的規定,實有待檢討,尤其是現今颱風預報的準確度欠準,因此依據颱風預報決定是否放颱風假,遂成了一種可笑的猜謎遊戲。

依上述辦法,八個縣市的預測風力,符合了停止上班上課標準,但當天卻只有少部分偏遠地區的實際風力達到放假標準。而民間氣象專家彭啟明也曾在一項研究中指出,台灣過去七年有一半的颱風假「不該放而放」。這項調查結論,與此次韋帕颱風的經驗是吻合的。換言之,過去七年放颱風假的人,有一半是撿到的,平白撿到了假期或加班費,而企業則平白增加了勞動成本,削弱了它的競爭力。因此,人事行政局所規定的颱風放假作業辦法,應該徹底加以檢討改進,例如小學生在風雨肆虐時確應放假以策安全,偏遠交通不便之地區亦應作彈性放假,其他都市地區則應有更嚴格的標準,甚至對該作業辦法考慮存廢問題。

令人憂心的是,上班族幸運撿到的加班費、假期,並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來自中央、地方政府為了討好民眾所作的草率決策。中央藉地方分權之名坐視不管,毫無作為,而地方首長則樂得扮演聖誕老人的角色,借企業之花獻給選民菩薩,政客與選民可謂皆大歡喜,然而台灣的競爭力與多年累積的國力,就在瀰漫官場的討好習氣中,不知不覺地耗竭了。

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外資持有台灣上市櫃公司股份已達三十%以上,因此台灣的經濟活動必需與世界接軌。若是颱風假放得太過浮濫,像此次股匯市因颱風停止交易,但全球市場的交易皆正常進行,唯獨台灣股市突然不能進出,無疑為台灣的外資增添不可測的風險,如何能夠吸引更多外資來台?對本地人與企業而言,突然間股匯市停擺、員工放假、工廠停工等,所承受的傷害與衝擊更甚於外資外商,颱風假更是萬萬不得浮濫。

尤甚者,颱風假浮濫的背後,隱含著一種價值觀的深層危機。台灣人的價值觀似乎逐漸由過去的踏實打拚,轉變為好逸惡勞,只想休閒玩樂,不願努力工作。平心而論,好逸惡勞固然是人的天性,但台灣是一個地狹人稠的島國,天然資源匱乏,物產也不豐富,不論是個人想要出人頭地,或企業在國際間競爭,除了勤奮工作,別無捷徑。然而,台灣人似乎漸漸失去這一體認,特別是年輕的一代,更缺乏生存的危機感,只圖收割,不願流汗耕耘。颱風假的浮濫,不但反映這種錯謬的價值觀,更是此種錯誤價值觀推波助瀾的主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