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民主政治下的暗流

國民黨立委週二在立法院總質詢時質問國防部長邱國正,共軍何時會攻台?台灣何時才算勝利?邱國正回答說,他對國軍絕對有信心,「敵人只要沒有把旗子插在各中央政府部會的頭上」,也就沒有贏。邱部長所欲強調者,乃國軍正積極整軍備戰,必與來犯之敵周旋到底。面對中共升高對台軍事壓力,部分在野人士充斥著失敗主義、投降主義論調,不斷渲染中共武力犯台,台灣勢必不堪一擊。大敵固然當前,我們要捍衛民主體制,真正的危機,其實更多來自內部自我削弱的抗敵意志。

「敵人的旗子」,當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旗。不過,是誰在插這面旗,倒是另一個問題。週日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被認定是國民黨附隨組織的「中國青年救國團」號召群眾抗議,並控訴行政院黨產會追討資產是在打壓迫害。但現場突兀發現,統派團體手持五星旗,舉「反獨促統」旗幟現身力挺。還有卸任馬統總統在現場高喊著「兩岸怎麼可能不互相隸屬」。統派與傾中人士群聚,表面批蔡政府,實際是表態一中。「救國團」召喚群眾,要救的國家,並非蕞爾島國台灣,而是固有疆域涵蓋到中國大陸的虛幻大中國。所以,出現五星旗也似無任何違和之感,反正兩岸同屬一中,都是「一家親」。

這場遊行,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也參與,並說救國團是「祖父蔣經國先生一手創立」。姑且不論當年這組織頗有仿中共的「共青團」,蔣經國藉此打造自身接班基礎。至少此附隨組織剛開始是旗幟鮮明的反共團體。一九五二年成立之初名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但在二○○○年拿掉「反共」二字,改為「中國青年救國團」。現在的救國團,已不再反共,卻仍坐擁過去黨國體制庇護的龐大資產,化身「公益」面貌,實則將國家資產私產化,進而集結反動勢力「護產」。從反中共到反政府,砲口轉對內,早無當年的熱血,而淪為既得利益的無理反撲。面對台灣已然轉型主權在民的民主體制,社會內部還有一撮人緬懷威權年代的特許利益,拒絕國家的前進,成為一股反民主的暗流。部分政治人物與之靠攏,相互利用,卻還敢侈言吾乃反共後代。

反共信念蕩然無存,剩下就多屬懼共、舔中者。面對中共不再掩飾武統台灣的狂妄野心,這股暗流也跟著大肆抨擊為何蔡英文政府要「觸怒龍顏」,惹習近平對台升高武嚇。即使我們未挑釁,是中共區域擴張的受害者,但這些人仍按北京主子口徑,要蔡政府接受這個、承認那個,才能「謀和避戰」。按其幾近弱智邏輯,只要兩岸關係不佳,就是我們做得還不夠好、不夠多。逢迎中共的軟土深掘,形同自我繳械。但這樣若能「避戰」,唯有投降一途。最近中共二十大結束,習近平權力定於一尊,居然有台大學者撰文諂媚稱「習近平再獨裁,也比民進黨更民主」,既能美化習帝,又反控蔡英文毀民主。這一類全然顛倒是非的暗流,把台海各種內外危機,歸咎我們必是千錯萬錯,而中共就是沒錯。

台灣位處民主防線的最前緣,美國支持我們的自我防衛力量,是遏阻中共威脅的最大關鍵。然而,潛藏的暗流,亦不斷破壞與分化台美關係,自甘為北京的協力者。過去美國重視與中國的合作關係,這些人就說台灣淪為「棄子」;當美國抗中保台的戰略日趨清晰,又批評台灣成「棋子」。按其邏輯,美國無論少作為或多作為,對我們都不好,所以都不對。這類自我矛盾論述,多是來自同批人。同樣,政府深化發展對美關係,也極盡攻訐能事。若增加台美商業往來,或我們推動在美遊說工作,就打成「買賣交易」。但與中國進行商貿,就是北京對台「互惠讓利」。利用語言修辭隱藏背後好惡,假中立以影響民眾,目的是親中遠美。

這些在台灣民主政治底下的暗流,每逢重大事件,經常湧現以亂台。中共八月環台軍演後,上述諸多說法達到一高峰。再過三星期台灣就是九合一大選的投票日,這股暗流是更加蠢動。由於選舉結果不僅關係到個別政治人物的勝負,政黨版圖的消長,也將進一步形塑後年總統大選的主要格局。更重要的是,包括華府、北京等國政府,勢必依據最新投票意向,評估下一步台海作為。面對外在情勢挑戰,民眾須思考,投下的選票不僅是對人,更應向國際社會展現意志,拒絕親中候選人及政黨,因為,我們絕對不允許「敵人的旗子」插在自己的土地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