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灣戰爭陰影的今昔

◎ 廖顯謨

台灣自從一九九一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已經放棄用武力做為解決兩岸紛爭的工具,然而卅年下來,甚至直到日前舉行的中共廿大,中國始終不願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使得不論我方如何地堅持「和平方式」,仍然無法化解台海武力衝突危機。畢竟,和平絕非單方面可以成之,除非自願用投降的方式維持和平,讓台灣人接受習近平的獨裁,自願成為「韭菜」。

面對習近平完全獨裁後台海可能的危機,與蔣總統時代的反攻大陸、消滅共匪,最大的不同在於,蔣介石時代會將台灣年輕人送上戰場去「反攻大陸」,而現在是習近平不斷威脅犯台,要將戰場帶到台灣。年輕人不是被蔡英文送上戰場,而是中國武力侵略使得台灣人(不只是年輕人)被迫應戰。

回想兩蔣在一九七○年代「今日不做自由鬥士、明日將成為海上難民」、「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反共絕無妥協、奮鬥才能自由」等信念,曾讓年少的筆者慷慨激昂。只是真的不知道初中時代就想志願加入反共救國軍、現年過七旬的趙少康,為何離初衷那麼遠?

(作者為朝陽科大通識中心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