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人權園區以「遺址」為名的魔法棒

◎ 黃惠君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日前傳出進行中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將停建,同時有意拆除2006年邱坤良任內完成的入口意象及龍應台時期所增補的受難者名字,以復原當年的高等法院檢察署辦公室,聞知驚愕不已。

什麼時候一個政府部門的行政辦公室,價值竟高於象徵衝破戒嚴體制的入口意象,以及刻有受難者姓名的紀念碑了?

原來是主張景美園區應該「全區以遺址保留」的聲音,成為當局欲往此推進的依據。此處之所以被指定為白色恐怖紀念園區,因它曾是「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在青島東路三號(現喜來登飯店)被拆除後,這裡已是唯一的遺址。此處是1968年以後政治犯遭逮捕、拘禁、審判乃至關押的地方,毫無疑問地這裡銘印著敢於對抗威權統治,願為台灣走入大牢的勇者,最著名的案件就是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

但其規劃及紀念的軸線卻開始偏斜,由於軍法處的單位遷出後,所留行政辦公室亦劃歸人權園區使用,就在鄭麗君擔任文化部長時,以「遺址」為名的魔法棒開始揮舞了起來,這些軍法處人員的行政辦公室,亦升天為「遺址」,於是光怪陸離的現象出現了。第一,軍法處的行政辦公室建築群,事實上其拆與不拆並非鐵律,但也隨著「遺址」之名升天,使此一承繼自青島東路三號,流淌著政治犯鮮血的地方,竟傾斜為「軍法處行政辦公室保留區」。荒謬的是政府不讓威權體制製造政治犯的檔案全面開放、揭露真相,卻費盡心思以「遺址」之名保留他們的辦公室,請問這是什麼轉型正義?

第二、原先學者判定可以拆除的國防部汽車修理大隊所用場址,也開始具有「遺址」的神聖性了,使擬定興建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只能以擴建方式處理,必須與原先的汽修廠共構。什麼時候國防部的汽車修理廠也是不義遺址了,簡直荒謬。

第三、更四不像的是當年汽修大隊的大門,竟高高掛起「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招牌,成為新的入口。如果文化部考據的結果這也曾是「警備總部軍法處」的大門,因此才被視為古蹟保存的,那就請掛回「警備總部軍法處」的招牌,才符合保存原則。因為一個人權博物館,象徵突破威權,其大門及出入口竟有著戒嚴時期的崗哨,是很不恰當的。

而這種建築外觀(岡哨)與內容(人權博物館)的錯位,一直發生在許多對於威權時代所留建築的主張中,譬如部分人士主張將國家人權博物館移至中正紀念堂,卻忽略其建築體乃模仿明神宗萬曆的定陵與明成祖永樂的長陵,是不折不扣的帝王式陵寢。此種建築語彙之強烈,一望而明且為國際所週知,其存在確實成為台灣民主國家的恥辱,也有違轉型正義,但不表示改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就是恰當的。因為又出現建築外觀(帝王陵寢)與內容(為人權受難)的捍格,且將有高度民主象徵的人權博物館放在封建精神表徵的帝王陵寢中,恐將貽笑國際。

政治犯受難的痕跡、失去自由的牢獄空間,才是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的主旋律。今天並容著大量軍法處行政辦公室的景美園區,在「全區為遺址」的觀念下是否造成紀念主軸的偏斜,甚至容不下入口意象、紀念碑,乃至規劃中的國家人權博物館,為政者宜再慎思。

(作者為台灣傷痕歷史研究者及策展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