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北市的原住民在哪裡?

◎ 莎伊維克 Saiviq Kisasa

二○二○年在屏東美術館展出的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排灣族藝術家拉夫拉斯‧馬帝靈的一件作品,一座高聳的大樓,靠近樓頂的牆外坐著一位原住民。我非常喜歡,記得這作品的意思,我的腦海裡閃過一個想法:「我們蓋大樓給別人,但卻住在都市河岸邊的鐵皮屋。」

我想起前陣子在海島國家談及台北市的原住民族去哪了?我當時建議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要讓國際看到台灣,就一定要讓外國人一進國門、一到台北,就可以看到原住民。

我們可以借鏡上述案例,在台北市進行城市規劃時,或者在市中心某些區域重建時,選擇幾塊重要歷史據點,分別將歷史調查的資料/地景連結現在的台北市。此外,召集台北市的族人,分享台北市的哪一個地方有他們曾經付出的足跡,運用一種與民眾協力的方式設計出意象,將台北市過去與現在的台北市原住民族足跡連結在一起。

日前趁著空檔,聽了母校辦的線上演講,紐西蘭奧塔哥大學Michelle Thompson-Fawcett教授分享「如何將原住民族規劃的知識系統帶入都市的經驗分享:以紐西蘭為例」。很巧合的是,前陣子也看了一些紐西蘭的大城市在設計毛利文化與都市規劃的政策案例文章。過去一些大城市其實是毛利族人的生活據點,例如港口、交易地區。而受到殖民者進入佔領的影響,使得毛利族人失去這些地區;此外,毛利文化進入都市規劃的契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災害防治。例如在基督城大地震,紐西蘭政府發現毛利人在災害中展現的復原力軔性,以及毛利族人親屬關係,更有益於組織合作,無論是否在都市地區,因此在重新規劃都市設計時,也將毛利族的觀點結合在其中。所以一看到這演講題目就非常興奮,果然收穫非常多。

Michelle教授分享她的簡報時,畫面也出現了基督城的CBD。想起幾年前去基督城參加世界社會企業論壇也曾經沿著這條河川散步,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這河川四週很多階梯,可以讓人坐在那裡很久,但我未曾想過原來這條河川的設計,結合了毛利族的歷史文化,連結了過去與現在的毛利族人的記憶。

期許未來的首都台北,能夠有一個(種)都市規劃或設計,結合原住民族的歷史文化,連結過去與未來的原住民族的人記憶。

(作者為小米穗原住民族文化基金會董事、高師大教育系博士候選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