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大學入學考試何時了

◎ 楊德源

四十多年前的大學聯考,十幾萬考生只有一萬多人考得上。現在只要參加考試,就一定有學校讀,而再過十年,可能報名就會上國立大學。考試的最大好處是公平競爭,但未來如果大家都能考上國立大學,大學入學考試還有什麼意義?

為了考試,讀書變成機械化的訓練。很多人沒有作過實驗,卻能夠回答物理化學的實驗題,實在荒謬。而讀社會組的,教科書起碼讀十遍以上才能考上國立大學。任何考試的表現,多少會受到家庭所得影響。家庭所得高的子女常常有比較好的成績,因為有資源接受額外的學習。相對的,弱勢群體沒有補習,入學機會就不盡理想,容易造成貧富差距惡化。美國加州大學體系的入學審核標準,已經不再考量ACT/SAT,自有其道理。

反對取消大學入學考試的人,可能擔心以後還有學生會讀書嗎?這正反映台灣的現況:多數人是為了考試而讀書。考上大學之後,因為不再有重大考試,還會好好看書的不多,但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學問胃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考試成績看不出來的,也是機械化訓練學不到的。

沒有大考之後,理工組的學生終於有時間好好作實驗,或許能夠體驗自然的奧妙,並學到一些生活上的應用。而讀社會組的,也有多出的時間感受人文與社會的結合。

然而,當每個學生都有學校可讀的時候,用考試來篩選學生,還有必要嗎?現代的經濟成長靠的是創新不是背誦。發展合乎現代社會的科技,強調記問之學是緣木求魚。人工智慧要進步,需要多一點生活體驗,才能領悟機器如何在生活中扮演適當的角色。再者,為了應付考試,抹煞不少年輕人的創新活力和旺盛鬥志,甚至長期熬夜而有礙身體健康。因此該是認真檢討大學入學方式的時候了。

(作者是高科大金融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