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廉能城市」與選舉

◎ 葛傳宇

今年選舉的「論文門」引發一系列的泥巴抹黑抹紅抹黃,越來越讓中間選民嫌惡。但也不禁讓人反思,選舉真的這麼扭曲人性?難道沒有正向的選舉思維嗎?

廉能城市(city of integrity)將是擺脫政黨惡鬥的可行路徑之一。簡單講,就是以主政的縣市為範圍,全面進行總體檢,例如行政措施的不透明、人事升遷的不公平、既有公共工程的品質與安全、以及未來開標的興利與除弊。

為什麼是縣市主導,而不是中央?受限於憲法規定總統只能連任一次,任期最多八年,現在正逐漸進入領導人可能成為跛腳鴨的階段。未來兩年,基於爭取繼續執政之政治考量,肅貪查案將不是主政者政治意志的所在。

另外一個制度上的缺陷,是來自於中央的廉政專責機構雙頭馬車。二○一一年馬英九總統任內創設了法務部廉政署,原本師法香港廉政公署,可惜換黨執政之後,卻仍然沒有賦予足夠的人力資源與獨立辦案地位。此外,調查局與廉政署之間互相不分享情資的尷尬局面。再加上這兩個廉政專責機構的首長,近年來都淪為調節資深檢察官佔缺過水的工具,在在弱化了肅貪辦大案的功能。難怪外國學者形容廉政署是沒有牙齒的紙老虎。

廉政包括三領域:肅貪、防貪、反貪。地方首長只有行政權,沒有司法調查權,因此地方主導的廉政建設,效益在於預防貪污與反貪教育。可以小到形塑主政者個人誠信,大到城市公共工程品質與安全。

具體運作之道首在於縣市首長的個人政治意志,以身作則就可以風行草偃。接下來就是充分授權並且提供足夠的行政資源,任命一個專業的副市長或副縣長,督導政風處以及所屬各機關政風人員,明確訂定績效指標,拔擢優秀政風主管,展現廉政新氣象。

多年來,本人接觸各部會採購主管,都有共同的挫折感,他們私下感慨優質的廠商嫌麻煩或是不願意卑躬屈膝,往往不參與公共建設的投標。所以,得標廠商常出現是業界口碑不佳,或者是走偏鋒的借牌廠商。從新竹棒球場到八德羽球館,施工品質昭然若揭。如果不從廉政制度面下手,下一個得標廠商不見得會更好。

如果多個縣市首長,不約而同的推動廉能城市,地方包圍中央,說不定,就會成為台灣的施政亮點,透過跨國城市交流,進而把台灣打造成「廉能島」。

(作者為國際透明組織會籍認證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