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王權缺位? 權力移轉與儀式無關

◎ 雲程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九月八日下午六時三十分駕崩,王儲威爾斯親王查爾斯於十日上午十時在聖詹姆士宮由登基會議(Accession Council)宣布為國王並即位。從女王駕崩到新王即位的近四十小時,聯合王國沒有君主了嗎?王權(Crown)中斷了嗎?

君主國的主權屬於君主,世界各君主國常出現舊王駕崩、新王因故無法即位的缺位狀態,如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在一二五四年到一二七三年霍亨斯陶芬王朝與哈布斯堡王朝間的缺位、波蘭在一七九五年到一九一九年之間被兼併、英國一六四九年到一六六○年克倫威爾的清教徒革命(英國一度轉為共和國體制)以及在光榮革命的一六八八年與一六八九年間,還有挪威、葡萄牙、奧圖曼土耳其、丹麥、蘇格蘭等。缺位常導致國家分崩、征戰、重選君主等局面,但國家並未因此失去國格或主權。這是怎麼回事?

為解釋缺位不影響王權,一九五七年Ernst Kantorowiczy提出〈王有雙身〉(The King’s Two Bodies)學說,一個是會毀滅的「肉身」(the physical body),一個是永存的「政身」(body politic)。君主的肉身一旦崩壞,政身自然移轉到合法繼承人身上。所謂政身就是王權,不會間斷。這套理論源自神授,在基督教世界也可理解為「基督身」(the body of Christ)。關鍵是,其移轉在前王駕崩瞬間無縫接軌的完成。所謂的登基宣告、加冕塗油只是必要儀式。

在聯合王國,登基會議成員除樞密院成員外,另邀請倫敦金融城市長及參事、大英國協各成員國駐英高級專員、內閣重臣等人出席。經此程序,新的溫莎王朝統治者獲得國協內採行君主制的十五個成員的承認,個別、同時無縫接軌的接納此人為該國元首。這套權力移轉的程序,是多層次且非常嚴謹。

回到台灣。透過戰爭法的「征服」,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正午(日本時間),昭和天皇發表〈終戰詔書〉,將自己統治帝國的權力,無縫接軌給以美國為首的盟國。九月二日上午九時的無條件〈投降降書〉,精確定義「天皇與日本政府統治國家之權力,應聽命於盟邦統帥。」坊間所謂日本透過和約「放棄」,而將台灣主權移轉中國或蔣介石當局,根本無稽之談—權力移轉在八月十五日正午就無縫接軌的發生了。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hoonting.blogspot.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