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納扎爾拜.葉爾肯/稱阿富汗為「帝國墳場」乃世紀大錯

納扎爾拜.葉爾肯/曾任哈薩克大學教師

阿富汗作為歐亞陸海博弈之產物,自形成之日起就發揮著戰略緩衝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大國競技場」,而非「帝國墳場」。從區域歷史交通地理層面來看,貫穿阿富汗的興都庫什山千年以來雖是歐亞大陸「心臟地帶」之中亞與「邊緣地帶」之南亞及中東三大地緣板塊的交匯點,但其所屬「阿富汗」作為獨立政治實體卻相反將上述三大地緣板塊一分為三,使其難以同時互聯互通。

而在社會文化及語言族際層面上,阿富汗分別由北部「南突厥斯坦」、西部「東呼羅珊」、以及南部「西普什圖斯坦」所構成。其中,立足於「西普什圖斯坦」坎大哈的普什圖族、「南突厥斯坦」潘傑希爾及馬扎裏沙裏夫的塔吉克族與烏孜別克族、「東呼羅珊」巴米揚的哈扎拉族分別作為內志遜尼瓦哈比派、漢志遜尼哈納菲派及波斯什葉派穆斯林乃阿富汗核心四大族群,可謂「四足鼎立」,各有千秋。

歷史文明歸屬方面,阿富汗北部「南突厥斯坦」自古以來就屬歐亞草原體系之中段東欽察草原—河中板塊的延續,而西部「東呼羅珊」屬波斯—雅利安世界體系之重要組成部分。相比之下,南部「西普什圖斯坦」則以杜蘭線為中心自成一體,並始終謀求擴張,進而稱霸一方。

但由於歷史上突厥—草原體系和波斯—雅利安體系之間的文化交流、經濟合作與政治對抗頻繁,因此「南突厥斯坦」與「東呼羅珊」所接壤的赫拉特乃地區共同文化重鎮。對突厥人和普什圖人而言,赫拉特分別是所屬察合台語及達利語文學的奠基地,其文化地位至高無上。反之,對波斯人而言,赫拉特是波斯帝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乃區域重要戰略樞紐。

通過分析阿富汗所屬內部板塊結構不難看出,北部「南突厥斯坦」和西部「東呼羅珊」是印度洋海權強國(英國)為遏制歐亞大陸「心臟地帶」陸權大國(俄國)持續南下及「邊緣地帶」西端陸權強國(法國與德國)自西向東長驅直入的「第一防線」。而同時與北西兩端相接壤的南部「西普什圖斯坦」則是抵禦突破「第一防線」陸權國家的「第二防線」。與此同時,位於杜蘭線以東的「東普什圖斯坦」作為整體發揮著阿富汗「戰略大後方」的功能。

在阿富汗獨立建國近二百年的時間內,最初三次英國—阿富汗戰爭在持續為「阿富汗民族」創造統一抗敵的全民性記憶的同時,一方面強化了阿富汗各地族群抵禦大國入侵的決心與信心,另一方面則成功構建出可與區域強權一決雌雄的「命運共同體」。因此,以南亞次大陸為經濟核心的英國表面上雖「連敗」,但實則卻連勝。不同於英國,蘇聯在其所發動的十年阿富汗戰爭中雖最終灰頭土臉地打道回府,但並未喪失對「南突厥斯坦」地區的實際影響力。因此,歸根結底,蘇聯自始至終丟的是「國家面子」,而非「戰略棋子」。

相較而言,美國及其盟友在聯合國的授權下進駐阿富汗,並開啟長達二十年之久反恐戰爭的核心戰略目的是,首先是制止源自阿拉伯半島內志遜尼瓦哈比派極端主義意識形態,通過以興都庫什山以南普什圖人為主題的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南突厥斯坦」地區憑藉其武力,對當地遜尼哈納菲派及什葉派突厥—波斯語系民族單方面實施鳩占鵲巢式的強制性同化政策。

其次,防止阿富汗北方聯盟因塔利班持續北上而土崩瓦解,以及由此所產生的難民潮「湧入」仍處在獨立民族國家建構之初期狀態的中亞五國,防範于未然,確保區域大局安全穩定,以免其淪為名副其實的「第二巴爾幹」。最後,通過建築中美俄「三足鼎立」之勢實現秩序輸入,削弱莫斯科在中亞地區的地緣經濟影響力,為中亞五國的獨立自主創造絕對有利的多邊且多元的軍事、政治、及經濟安全環境。

就美國的二十年中亞戰略目的而言,白宮已大獲全勝,塔利班雖隨即重返並迅速席捲全阿富汗,但歸根結底最終接受了一個多元的「新阿富汗」,而非一族獨大的單一性「舊阿富汗」。在此過程當中,中亞五國也成功地將中亞打造為一個屬於「中亞人」的中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