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制服員警總伴隨著死神出勤

◎ 楊國隆

八月二十二日發生的殺警案,輿論和警政署的後續策進作為,還是導向「用槍的修法」、「訓練的精進」和「採購裝備」。然而,警械條例就算修到「看到黑影就可開槍」,裝備穿到「滿城盡在黃金甲」,之後還是會有下一個員警殉職。因為最大問題在單警服勤、奇特的輪番制度和警力嚴重的勞逸不均。

最被看不起的制服警察(派出所員警),如果論職業風險,絕對榜上有名,因為不知道所面臨的風險是零或一百,有時連摸到工具的機會都還沒有,死神的鐮刀就直接出草了。記得剛從警的時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竹有個學長,接到勤指中心報案有戶人家爭吵,他隻身前往處理,到現場敲門「叩叩叩」,這三聲,卻是死神應門,裡面的嫌犯抱著瓦斯桶直接引爆,當場殉職。然後一幕是小時候電影(過河小卒)看的,攔查臨檢,歹徒搖下車窗,槍就直接開下去。當然還有很多措手不及的,一幕一幕時常在腦海中掠過。

制服員警不像刑警或維安攻堅,已有充分計畫布署和目標才出任務,而是接到電話就得馬上前往,都還沒有心理準備就得去擦一坨屎,你要永遠試想每一次的處理案件,都有可能會有黑天鵝降臨。

單警服勤的問題在派出所又是常態,很多派出所人力吃緊到不行,因為要大輪番,要選舉查賄、要宣導不要去柬埔寨打工,哩哩扣扣的,所長說:查個贓車一個人不是剛好,叫支援,那個路口交整的過去就好了,一個堂堂的直轄市市區派出所都沒人了,那其他的小所勒。然後現在論戰為什麼交整支援的曹未配槍,再來搞一個以後交整要配槍,只是多一個項目來給督勤巡官做業績用,怎麼不檢討全面去除交整勤務?你認真的看台中市各大路口,哪一個交整的員警不是站在路邊算車輛的功能。

四年前,鐵路警察單警盤查遇害,警政署就下令要雙警服勤,但等到風波過了,單警服勤還是會繼續,不是警力不足的問題,是嚴重勞逸不均的問題,一直沒獲得改善,也不會想要改善,「感同身深受,是要能身歷其境制度才能真正有溫度」,制度是給有權設計制度的人玩的,如果沒去除官警藩籬,就是警大畢業一律先分發外勤(只能是派出所)一年、二年都好,說改革通常只是口號和另一場飢餓遊戲的設計。

(作者為前彰化縣警察局法制科巡官,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