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戴河會議結束,習李的公開露面分別透露玄機。習近平巡視遼寧「遼瀋戰役紀念館」,「回顧東北解放戰爭歷史和遼瀋戰役勝利進程」,訴求主軸是解放戰爭勝利,隱然劍指武統台灣的決心;並且再度強調「共同富裕」,凸顯習的經濟路線,不會偏離社會主義的「初心」。相對的,李克強則出現在昔日鄧小平南巡再度楬櫫「改革開放」的深圳,主持「經濟大省座談會」,於中國經濟成長趨緩,並深受清零政策干擾之際,重彈「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習李的動作言談,到底是互別苗頭、權力抗衡,抑或只是「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二十大之後的中國會繼續堅持與文明世界對撞的戰狼路線,抑或回到鄧小平「韜光養晦」的低調自持,值得關注。
習近平在二十大尋求個人權力延續與壟斷之際,中國其實正面臨「改革開放」以來,最嚴峻的局面。中國在持續四十年的快速成長之後,因為採用的是「計畫經濟為裡、市場開放為表」的黨國資本主義,缺乏自由市場的效率與汰弱機能,一切問題均以國家力量予以解決,並且追求「量優先於質」的目標,如此堆疊出一個外表壯觀龐大,內在則弊病叢生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個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拖延根本治療的經濟模式,至今日終於爆發各種沉痾,包括房地產泡沫、債務泡沫、地方財政風暴,以及在各種新創產業上大肆補貼,所造成的產能過剩,可以說「掛資本主義羊頭、賣社會主義狗肉」的經濟模式,已經面臨崩毀的危機。而其徹底解決的方法,顯然是拋棄社會主義的路線,真正回歸市場經濟;但是,採取自由市場機制,必須保障個人財產與遵守契約精神,如此一來則必須建立公平透明的法律體系,以及鼓勵個人創造力的自由、多元空間。這是視專制獨裁為政權命根子的中共,不可能採納的作法。在此情況下,對北戴河會議及緊接其後的二十大的觀察,重點應在於未來中國何去何從的路線之爭,而非跟人事更迭攸關的權力鬥爭。
遺憾的是,在中共領導人的強烈權力慾望與意識形態偏執下,中國一直處於政治壓倒一切,「中共領導光輝偉大」、「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迷障之中,致而當前的中國,揚棄社會主義共產專政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二十大之後,不管人事、政策上有何爭鬥或妥協,但以民族復興之名走向社會主義強權的道路,顯然不會改變。如此的發展格局,導因於七十多年中共的控制術,已經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結構與價值觀,把中國人塑造成一種新的政治種族;猶如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人。二次大戰結束後,學者在探討發生世界大戰歷史悲劇的緣由時,常會產生一個疑問︰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民眾到底是納粹的幫凶、共犯,或只是無辜的第三者?多數德國人是否接受納粹的雅利安種族優越論,而對於希特勒的猶太滅絕罪行視而不見?事實上,任何政權沒有人民的支持,是不可能維持長久有效的統治。而當代的中國人,在中共長期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百年國恥」的民族主義仇恨洗腦之下,完全不顧歷史已經進展到一個與百年前不同的時空,根本不存在「美帝」、「日本軍國主義」、「八國聯軍」,仍一味灌輸民眾仇外情緒,將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當成資產階級剝削人民的工具,更把發表關切台海和平的G7斥為「新八國聯軍」,並對台灣進行「封島軍演」。而中國的社群平台對此種野蠻行徑卻洋溢著「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狂妄氛圍,眾多小粉紅更附和著對台「喊打喊殺」,種種景象看來,似乎與納粹治下的德國人很類似。多數中國民眾已經普遍感染了中共種下的仇恨病毒而不自覺,因此為中共的仇外與對台恫嚇助勢,竟以為是伸張正義,消滅妖魔,卻不知中共與自由世界的對立,並非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抗,而是專制獨裁的野蠻意識與民主自由的文明價值的抗衡。
近代的中國其實是一部悲劇。從清末積弱不振,受到列強欺凌,到民國成立,仍是軍閥割據,民不聊生。之後更成為兩個「仿列寧黨」國共的內戰戰場。甚至到了毛澤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不但沒有站起來,反而蹲下去、趴下去、甚至跪下去,淪為共產黨的奴隸。如今有了唯一站起來的機會,卻是跟著中共對外喊打喊殺,要血洗台灣,打倒美帝、日帝。殊不知,中共歷次政治運動與權力鬥爭受害的中國人有數千萬之多,連習近平亦是文革的受害人,但眾多中國人沒有對中共怨懟,反而一味仇視民主國家,更覬覦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就不是其一部分的台灣。如此的中共與被其灌輸仇恨意識的中國人,如同搭上一部失速列車,若非改變體制與價值觀,改變前進的方向,向民主世界靠攏,未來恐怕只會造成文明世界的重大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