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挑戰國際法的「毀三線、建三區」

◎ 楊宗新

針對共軍在台海周邊進行的軍演,大陸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高級研究員王雲飛指出,其目的是為了「毀三線」│海峽中線、領海線、能源生命線,及「建三區」│封控區、禁飛禁航區、常態化戰巡區。

由於王員所任職的單位,隸屬於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被譽為「三朝國師」的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曾任該機關首長長達十八年,並且在十九大中以此身分進入領導核心,因此王雲飛的觀點,絕不能單純以個人言論視之,更可能帶有中國試圖向外「測風向」的意味,畢竟「毀三線、建三區」的內容,挑戰了多項既有國際法原則。

「毀三線」中,海峽中線及領海線,均具有規範性質。海峽中線,顧名思義是海峽的中間線,當國家之間領海或專屬經濟區有所重疊時,通常會以中線為原則,對半區分。自兩岸對峙以來,雙方基本恪遵中線原則,但終究因未簽訂明文協議,使得中線原則只能視為一種政治默契,無法達到具有強制力的程度,當共軍片面突破時,只能憑實力加以捍衛。

領海的界線,過去並無一定標準,一九九四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實施後,始確立國家可主張自領海基線向外延伸至多十二浬的領海。在本次共軍演習劃設的六個演習區中,有兩區進入基隆、高雄外圍十二浬,然而在軍演期間,共軍無論艦艇、戰機或飛彈,均未實際進入我國領海,可見「打破領海線」終究只是個討嘴上便宜的妄語。

「封控」或曰「封鎖」,是一種在十九世紀國家發生爭端時,常用以向對方施壓的方式,在國際社會尚容許以武力做為解決國家紛爭的舊時代,為法律所容許。二次大戰後,《聯合國憲章》僅將封鎖做為國際社會對抗侵略國的手段之一,一九六二年古巴飛彈危機時,美國為阻止蘇聯將載有核彈頭的船艦開入古巴,雖對古巴實施封鎖,但在公佈海域範圍時,也只採用「檢疫」名義。

「禁航區」通常由國家劃設於領空,或至多向外延伸一定範圍。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後,聯合國為制裁伊拉克侵略行為,設置「伊拉克禁航區」,但這畢竟是多國共識的結果,中國如在臺海劃設禁航區,無異直接挑戰國際法,必招群起撻伐!

(作者為公務員,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