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通貨膨脹推升所得稅率

◎ 楊德源

通貨膨脹侵蝕所得購買力,每個人都感受得到。然而,大家卻忽略通貨膨脹推升所得稅率,繳給政府的錢也變多了。台灣的最高所得稅率不算特別高,大多維持在四十%。但多數人的所得稅率,卻因為通貨膨脹持續被推高。

一九六○年時的最高所得級距是二百萬元,相當於每人平均國民所得的三三七倍。換算成現在的所得超過三‧三億元。對這些超級有錢人課最高稅率,應該是合情合理。最高級距在一九七八年提高到三百萬元,一九八三年調高到四百萬元。但是,通貨膨脹的影響逐漸加深。在一九七一年以前,最高級距是平均國民所得的一一○倍以上,到了一九七八年以後降到五十倍以下,一九八七年以後更降到廿倍以下。甚至在一九九四年之後,最高級距不到平均國民所得的十倍。換言之,被課最高稅率的人,不再是超級有錢人而是中產階級。事實上,所有的人都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稅率大幅上升。不少竹科工程師因此大失血,必須繳高額所得稅。

政府可能也注意到此一趨勢,二○一五年曾將最高級距調到一千萬。即使如此,也只有平均國民所得十四倍而已。雖然最高級距曾多次調整,依舊改變不了通貨膨脹推升一般人的所得稅率。去年的最高級距是四五三萬,不到每人平均國民所得的五倍。照理說,應該是社會中比較有錢的人繳最高稅率才對。從上述分析可明顯看出來,現在賺錢不算太多的人也被課最高稅率。通貨膨脹侵蝕所得的購買力,又推升所得稅率,才真是一頭牛剝二次皮。

(作者是高雄科大金融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