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外帶杯? 台灣又輸韓國了!

◎ 魏思源

報載,環保署二○一○年曾調查,全台一年約用十五億個飲料杯,已讓人驚嚇,未料今年出爐、相隔十年的再調查,發現二○二○年耗近四十億個一次性飲料杯,重達四.七萬公噸,十年來用量翻倍暴增。若以平均高度十五公分計算,形同可堆疊出逾一一八萬多座一○一大樓,對環境造成重大負荷。

為管制喝完就丟的一次性飲料杯,南韓咖啡店正試行一次性用品押金制度,只要刷條碼預付五到十塊台幣押金就能使用,用完再回到咖啡廳掃條碼就能退還押金,希望藉此提高民眾自帶環保杯的意識。

而在德國,押金制更不是個一個新鮮的概念。為了減少垃圾量,有業者短短兩年內已經在全德串連起超過七五○家的咖啡館,客人只要下載官方app,就能找到附近的點,重複使用「押金環保杯」。此外,德國市集上的食物攤位,也普遍採用這種作法。例如在聖誕市集與啤酒節。不論是買一份德國香腸或是一杯酒,都不是使用免洗餐具,而是得另外付押金的塑膠製品,要退還到原攤位才能拿回錢。以一份五塊歐元的香腸來說,餐盤押金就高達一.五歐元,比例還真不低,莫怪幾乎沒人會隨便丟掉餐盤。

因德國在二○○三年推出容器押金退還制度後,飲料容器的回收率高達九七%,近年英國部分地區也在英國政府計畫效法德國實施容器押金退還制度下,推動使用循環杯,讓消費者在購買飲料時先支付容器押金,飲用完畢後將空瓶罐投入機器內回收,就能取回押金。此政策實施後,雖讓英國的飲料價格微幅上漲,但消費者可以藉回收空瓶將押金取回。

德國、南韓及英國相繼採用「押金制度」推動使用循環杯,以減少一次性用品造成的垃圾問題,但台灣大量使用的外帶杯,從珍奶到咖啡,卻沒有任何回收機制,更遑論一般攤販、早餐店或店面餐飲業大量使用的免洗餐具,也許押金制這種半強迫性的誘導作法,不失一個參考。

(作者任職資訊業,宜蘭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