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注意中國「公安工作國際化」

◎ 黃瑞光

中國外長王毅出訪南太平洋多國,五月二十六日抵達索羅門群島,根據日前外流的保密文件顯示,索國將允許解放軍至該國布署,儘管中方澄清兩國協議旨在協助索國提升警務執法能力,中國也無意建立軍事基地,但仍然引起鄰近的澳洲,以及歐美各國的疑慮。

中國近年亟欲拓展海外軍事力量,例如自二零零五年起與上合組織國家展開跨國聯演、二零零八年起參與亞丁灣反海盜巡邏、二零一七年在東非吉布地設立首個海外基地等,並與俄國、巴基斯坦兩大重要安全合作夥伴定期進行軍演交流。因此若中國欲在索羅門群島設立軍事基地,也不足為奇。

然而,更需要關注的是王毅提到將「幫助索方加強警察能力建設,維護索方國內穩定與長治久安」。事實上,中國多年來積極以「公安、警務交流」為名,替非洲、中南美洲及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進行執法人員訓練,並廉價或免費提供各種軟硬體支援,甚至於二零一一年在雲南成立「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指揮部」,統籌四國的聯合執法,二零一七年迄今至少已經執行百餘次的聯合巡邏,中方人員在東南亞國家境內執法的情形,代表著中國對東南亞的影響力以及滲透狀況,不容小覷。日前台灣民主實驗室發布「中國指數」計劃的最新調查結果,在全世界三十六個國家與地區當中,東南亞是受到中國不當影響力最深的區域。

仔細探究便可發現,中國推動警務交流的國家,大多是集權、內部動亂、經濟發展欠佳的地區,中方藉由資源交換或免費訓練的方式換取利益,例如厄瓜多爾政府用石油換取中國華為、海康威視的監視系統,使軍警及情報部門單位加強對人民及政敵的監控。伊朗、玻利維亞也有類似的情形。中國甚至派駐軍警單位人員至該國擔任顧問,藉此建立國際性的「有中國特色的執法安全合作體系」。

中國透過較少受到國際關注的「公安工作國際化」,在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蠶食鯨吞的拓展影響力,對該地區的安全構成威脅,並侵蝕當地國家的主權。此外,相關作為亦破壞民主體制,助長獨裁者控制人民的手段。中國亦可利用相關設備蒐集資訊,進行海外情蒐工作,對全球民主自由的侵害情形,十分嚴峻。

(作者為法學博士,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