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正確是媒體的公信力來源

◎ 張約翰

華視自四月廿日將測試用的台海戰爭快訊誤播出去,引發軒然大波,隔天跑馬又出現測試用的「台北凌晨下起拳頭大冰雹」錯誤訊息事發近一個月,華視仍然不斷有誤植總統、副總統姓名職稱的重大錯誤,主管、工作人員請辭或懲罰不斷,外界都在討論到底為什麼華視這麼會出錯,華視的公信力在這一個月受到很大打擊。

公眾的信任是媒體生存的關鍵。二〇一六年,芝加哥大學、美聯社、美國新聞協會共同發布的研究指出,美國人最重視的新聞媒體信賴感來源是精確(Accuracy)、也就是報導內容正確。

筆者過去曾擔任新聞媒體編輯部主管,每天確認每一則新聞與專欄評論是否正確、可以刊出,是筆者的工作內容之一。十幾年下來,也出過不少錯,每一次都自請處份。處份事小,損失了閱聽人的信賴,才令人內咎不已。更曾經在短期內連續兩次出錯,搞得信心盡失,還要找同仁幫忙確認才能放心。

由於過去的經驗,筆者對華視連續出錯後,主管、業務負責人的心態也稍能體會。待過新聞媒體的人都知道,新聞媒體沒有一天不出錯,只是看你錯多錯少、錯在何處。新聞台的觀眾也知道,每天各台都有數不盡的錯字誤植,更嚴重的甚至是評論節目提供錯誤資訊,如果有人願意研究,很可能會發現華視出錯的頻率相較各新聞台不見得就特別高。

那麼各界對華視近一個月來的錯誤苛求太過嗎?並不。既屬公廣集團的一員,華視對公共利益的優先順序、對公信力的自我要求應該更高於其他新聞台,就不能用一般的業界標準要求內容品質。因此不要說上述的離譜錯誤,就是常見的錯字、漏字、誤用成語等細節上的錯誤都應避免,因為細節反映製作的用心程度,細節上的錯誤愈多,代表製作愈不嚴謹,內容的可信度就值得懷疑。

事已至此,華視新聞部上下現在大概每天都繃緊神經到自我懷疑的地步,就如筆者過去曾體驗過的心情。這裡建議,連續出現重大錯誤,除了檢討製播流程設計,流程是否落實、執行者心態是否認真,都要嚴格要求。話說回來,筆者要提醒,過度的緊張會喪失專業判斷能力,造成其他守門關卡的負擔。

新聞媒體公信力因為重大錯誤受到損傷,每個媒體都經歷過,誠實面對並承認錯誤,每天繼續把新聞認真做好,是唯一的挽回方法。沒有公信力,新聞媒體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