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網拍信賴感

■ 洪嘉佑

立委調查發現網拍遭受詐騙者中,有六成是私下交易,欲修法加強管制。筆者身為網拍賣家,認為此舉亦不失為改善網拍環境的方法之一。

網路拍賣與實體店面最大不同之處,即在於其「虛擬」的本質:買家看不到貨品,只能從刊登圖文、網友評價以及「信賴氣氛」中,做出購買與否的決定。其中最難控制的,便是「信賴氣氛」。

每當新聞媒體播出網路詐騙案件時,總能感受業績略微下滑。加上許多網拍賣家明示、暗示買家不要在網拍系統中下標,買家們看到這些「鬼影幢幢」的用語,與頻傳的私下交易詐騙新聞連結,皆傷害網友的網拍「信賴氣氛」。

不幸的是,許多網拍賣家縱使知道網拍平台的收費是產業發展的必然,仍視其為網路業者應提供的免費服務,使得網拍私下交易的產生不僅源於節省交易費的算計、詐騙集團的詭計,更有不少在於「報復性」情緒。

去年某家網拍業者開始收手續費後,爆發網友大量私下交易的報復作為,筆者當時也刊登了不少「抗議收費」私下交易商品,最後這些商品的買賣成績反皆不甚理想。試想:一家便利商店的貨架上,放滿了「請到隔壁購買」的商品牌,消費者會如何看待?最後導致網拍信賴感受到傷害,反而得不償失。

網路拍賣要獲得長期穩健的發展,透過適當的法令管制、系統業者管理以及賣家自律,確有其必要性。業者也應發揮企業道德,將收入投入系統穩定性、安全性的改善,方能營造網友信賴感,達到多贏的良性循環。(作者為網拍賣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