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語教學應回到課堂

◎ 許慧如

公視「台語台」開台至今近三年,雖然讓台語正常化的路還很長,但總算是往前推進一大步。對於至今仍無政府專責單位的台語來說,台語台的存在,更形重要。

台灣獨尊華語數十年,以致台語的語言活力所剩不多,許多講法即將失傳,台語的文字化和新詞也有待普及。在這樣的情況下,台語台還肩負社會對台語復振發展的期待,「台文顧問」於是成為台語新聞與許多節目必要的存在。不少節目甚至將台文顧問推到幕前,節目進行到一個段落,就請出老師解釋台語的用法或用字。

這應是製作單位的善意,然而卻意外發展出一個新的刻板印象,就是台語的「教學化」似乎要經過台語老師「認證」過的講法才是對的。

年輕人在華語環境下出生成長,不習慣講台語,也許的確需要「台語老師」幫忙。但是這幾年我居然經常被許多七、八十歲以上的台語母語者問:「我按呢講敢著?(我這樣講對不對?)」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台語「無啥會曉講」,而我是「老師」。

台語正在快速流失中,但仍有許多母語者,只是年紀偏大。對台語復振而言,他們是極為珍貴的資源,我們的環境應該鼓勵他們多用台語。不過,他們也正好是國語運動雷厲風行時期的世代,或許因為如此,當「母語」和「老師」這兩個元素相遇時,就更顯敏感。

個人認為,台語顧問對於當前台語台來說有其必要,但台語顧問原則上應留在幕後,提供的專業知識,可透過節目內容呈現,幕前的「台語老師」不宜再這麼常出現了。公視台語台肩負復振台語使命的同時,也應維持電視節目的專業。台語教學,應回到課堂。

(作者是台師大台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