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醫者為生命而來 科技為生活而生

◎ 楊智傑

最近教育部核准三所大學成立學士後醫學系。新成立的醫學系不約而同地強調要培育醫師科學家與醫師工程師,引起社會廣泛討論。陽明交大開醫學教育之先,成立醫師科學家與醫師工程師組。筆者目前擔任陽明交大醫學系副主任,負責醫工組,對此有些看法。

科學和工程一直是醫學的一部分,數個世紀以來,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演進,從顯微鏡的發明到電生理學的進展,再到各種影像技術的發展,以及最近人工智慧的革命,都對醫學產生重大影響。沒有科學和工程的突破,醫學將不會有任何本質上的進展,對疾病診斷和治療也不會有各種日新月異的發明來造福病人。

因此,對於醫學教育也應與時俱進。以現代醫學教育相當注重的實證醫學為例,現代醫學對於任何診斷與治療的方法和技術,都需嚴謹的數據分析與統計驗證,才能確保醫療安全與有效性。相對地,卅年前,當時醫學生儘管有好構想,沒有正確統計方法與電腦計算的輔助,也難從有限數據中,學習並發現新的醫學知識。

更重要的是,由醫師來主導科技運用,對醫學革新舉足輕重。例如威廉‧埃因托芬醫師 (Dr. Willem Einthoven) 在一九0三年發明心電圖紀錄儀,帶來一個多世紀心臟電生理學的發展。而漢斯•貝加醫師(Dr. Hans Berger)發明的腦波紀錄儀,開啟現代神經醫學的臨床診斷與病生理研究。

台灣科技產業發展正面臨瓶頸,大家都在尋找下個突破。醫學與科技結合為數位轉型帶來許多新契機。然而相較於醫師參與生醫產業,目前電子科技仍少有醫師加入。台灣的醫學教育如果能培育臨床服務醫師,還能培養跨領域並帶領產業轉型的醫師,將是國家之福。畢竟醫學的本質在於關懷與利他,運用科技來促進醫療「人的本質」,當是未來醫學教育所要面對的議題。因此,對於學士後醫學系的爭論。重點不應在於醫學教育引入科學與工程是否與偏鄉醫療有所矛盾。城鄉醫療資源失衡,舉世皆然。其問題本質,在於人性。本非醫學教育所能單獨解決。面對後疫情時代數位轉型的浪潮,不論六年制醫學系或學士後醫學系,對於未來醫學教育也該集思廣益,思考如何與時俱進。

陽明交大的合校,不僅是醫學和工程結合,且在現有醫學教育的基礎上,尋求下個世代醫學的突破。如此並不違陽明大學「仁心仁術,真知力行」與交大「知新致遠,崇實篤行」校訓,相信更能強化下一代的醫師運用科學工程技術,面對未來的挑戰,建構一個更人性化、更被人信賴的醫療體系。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目前擔任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所所長與醫學系副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