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封鎖與解友不能雙標

◎ 張約翰

大家想必都有愛傳假消息的親友。筆者曾建議,遇到這種親友,在社群平台上保持距離、無視就好,沒有爭辯的必要。這種做法看起來許相當消極,無法達到使假訊息絕跡的目標,有人可能認為應更積極的封鎖對方,但最新一篇傳播研究指出,這麼做可能使社群政治極化更嚴重的風險。

傳播領域名列前茅的《傳播期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三月十五日刊出一篇由英國羅浮堡大學三位學者共同具名的論文「黨派封鎖:對假訊息分享的偏差回應,助長社群媒體的網路極化」,發現在面對社群平台上親友分享的假訊息時,人們傾向於封鎖與自己政治立場不同的親友,對立場相近的親友分享假訊息則較能容忍。

這個研究在多黨政治的德國進行以避開兩極化政黨認同,樣本近千人,以在德國相對較不具黨派爭議的居住與教育議題設計假訊息,在模擬臉書的平台上測試樣本面對親友傳假訊息的回應,而有以上發現。

研究者指出,封鎖本來是社群用戶免於網路小白攻擊、平台保障用戶使用體驗的工具,但基於黨派封鎖現象,如果因親友分享假訊息就加以封鎖,那麼被封鎖和解友的很大比例將是政治立場不同者;同時,也無法解決政治立場相近的親友分享假訊息的問題。相較於選擇性暴露的做法,黨派封鎖打造出更堅實的同溫層,使不同意見的人群更難以達成共識。

那麼難道我們就該忍受親友在社群平台上亂傳假訊息嗎?封鎖解友就不可以嗎?筆者有兩項建議。一,如同論文作者之一瓦卡利(Cristian Vaccari)接受哈佛尼曼實驗室訪談時所說,因假訊息而封鎖對方,必須能做到不受政治立場影響,但瓦卡利認為,問題在於黨派封鎖現象,筆者則認為既然研究已指出這個現象,那麼提醒社群用戶考慮黨派封鎖可能造成的結果,是有可能減少部分它造成的網路極化效應。

二、不要把社群平台為你建構的動態牆當成世界的原貌。那是一個基於你的偏好、平台營利需求、付費用戶推銷商品理念等因素交織下,由演算法建構的世界。在使用社群平台接觸世界的同時,不要忘記動態牆反映的世界,已經加上一層叫做演算法的濾鏡,它特效是把世界變成討好你、又能讓平台賺錢的模樣,黨派封鎖是強化特效的參數之一,如果在手動調整時,不要有雙重標準,世界的模樣就能少點扭曲。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