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談情治龍頭的檔案開放

◎ 吳俊瑩

檔案局負責政治檔案的開放應用,自二○一八年以來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及《政治檔案條例》所建構的政治氣氛下,自國安局、調查局、警政署等機關,移轉了前所未見、規模龐大的政治檔案,數量高達十四萬案。這麼龐大的檔案數量,從移轉入庫到開放應用有許多環節,包括機關本位觀念需要溝通、檔案解降密等問題需要克服。

檔案局順應外界呼籲,在國家檔案資訊網設置「最新公布目錄清單」,便於人民瞭解包括政治檔案在內的國家檔案目錄公布情況,調查局、軍情局、國防部後備指揮部的檔案目錄陸續上線,唯獨情治機關的龍頭國安局檔案遲遲未見上架,供人民申請應用。

國安局是應動員戡亂體制而生的機關,必然擁有為數龐大的政治檔案。去(二○二一)年二月十八日《自由時報》披露促轉會挑出國安局七百多案,檔案局準備於同年三月完成審定,解密移轉至檔案局保存;同年五月,促轉會針對國安局審選超過二千卷建議列為政治檔案。筆者注意到,去年三月,檔案局計開放國安局的一九七案提供人民申請應用,一年多過去了,還是一九七案,檔案局就國安局的政治檔案目錄開放進度為「零」。

從促轉會《任務推動及調查結果報告書》可知,國安局在二○一八年的第六度政治檔案清查作業中,僅被審選了一七六案,竟有高達一五五案,援引《政治檔案條例》「有嚴重影響國家安全或對外關係之虞」,暫緩公開;甚至超過五十年的檔案,國安局也要求檔案局限制開放應用。

我們需要瞭解的是,檔案局自促轉條例、政檔條例施行以來,究竟接收了多少國安局的政治檔案?有謂七百多案、也有說二千多卷(一案有一卷至數卷不等)。無論如何,這一年來,我們一卷新目錄都查不到——只有新聞稿的數字而已。

我們可以理解檔案局以窘迫人力面對海量檔案的難處,但檔案整理開放應有先後順序。作為威權統治時期的統合各情治單位的國安局檔案,理應優先處理、設法突破,這裡頭有關鍵的決策、指示,乃至銷毀無存的機關檔案複本。國安局檔案能夠提供我們從較高的位置,看清威權獨裁統治下的壓迫體制究竟如何運作,認識國家公權力如何不法、不當地侵害人權。蔡總統在二二八事件七十五週年紀念儀式上提到,五月促轉會結束後,轉型正義要提高層級,行政院將扛起執行轉型正義的責任,眼前已徵集到手的情治龍頭檔案開放,可以是第一塊試金石。

(作者為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