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古蹟活該淹水?

■ 黃如輝

家鄉嘉義縣東石鄉因為此次大雨,婦人被積水圍困多日。看著相片中積水的三合院,總會想起鹿港古蹟保存區的住戶,這樣「古蹟保存區」淹水的新聞早已不是新聞,難道淹水是「古蹟保存區」的宿命嗎?而這是住在「古蹟保存區」住民也難逃淹水的宿命嗎?

鹿港「古蹟保存區」,早期是政府為了「一府二鹿三艋舺」見證鹿港商業繁華而特意保存整修的。但是,也因為如此受限於「文資法」等法條限制,住戶不得任意進行改變或施工。遇到這樣的自行修繕的零星工程問題,因為如此私人所有的建築當要被列入古蹟時,也成為所有人最大的考量與反彈。畢竟安身立命的建築出現問題不能馬上進行修繕,列入「古蹟」已經不是光榮歷史見證,而是一種「危險」的開始。

主管單位應該成立「古蹟健檢小組」,每年進行常態性古蹟勘查。集合政府主管單位、建築師與專家學者組成「古蹟健檢小組」,進行評估檢查報告,聽取使用單位或古蹟所有人所遇到的相關維修問題後,「古蹟健檢小組」進行實地勘查參考相關問題後,第一時間可以處理一些零星急迫性的修繕問題,然後提出長期的修復或是改善計畫。讓古蹟修繕可以多點「人性化」的思考,畢竟古蹟有人的使用,才是古蹟活化的原則。

再者,鹿港古蹟保存區面臨這樣的淹水問題,未來處理這麼龐大的修復問題,政府是否考慮採取「特別法」的方式,針對保存區的容積率、使用空間規劃、維修經費與比例等問題,採行更合乎地方歷史、住民需求的方向進行考量,讓「古蹟保存區」的住民重拾昔日「鹿港─不見天街」繁華。如果人民財產淹水是政府的損失,那古蹟淹水就是全民「台灣歷史財產」的損失。

(作者為 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