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也談「言靈信仰」

◎ 蔣日盈

二月九日拜讀「農曆新年英文爭論的起因」一文,作者用「言靈信仰」來說明,似乎認為這種爭論無助於台灣主權。我認為他錯用「言靈信仰」這個概念。事關主權,不能不言。

所謂「言靈信仰」屬於文化面。固然話語不一定能改變事實,但也不一定不會改變甚麼,包含心理、思想、語言、風俗等,否則就沒「語言社會學」這門學科了!

如果我們處在和平的環境,有些話題當成茶餘飯後聊聊天無妨,但當有人經常用「炎黃子孫」、「固有國土」這類詞語來矮化台灣,且已有實際行動打壓台灣國際空間時,我們當然必須辨正,不能以「言靈信仰」來淡化問題,否則後代不懂歷史的人會誤以為真。

以「農曆新年」來說,從小聽到的是「過舊曆年」或「過農曆年」,沒聽過「過中國年」。所謂「中國年」這個詞,是黨國教育下才有的。沒錯,農曆年也來自漢文化,但文化和人一樣,在不同土地會有不同的養分,都會本土化。早期受漢語文化影響的國家,如日本、韓國、越南,早已擺脫漢文化的束縛,將來自漢文化的事物轉化成自己文化的養分,不再提中國,只有台灣還把「去中國化」視為禁忌,明瞭歷史的人更有責任告訴大家才對。

(作者為高雄師範大學台文所碩士,台灣羅馬字協會理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