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陸軍步兵三大問題

◎ 吳智遠

媒體報導,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於一月六日舉行城鎮戰對抗訓練,此演練屬於國軍機步排專精訓練的一部分,自2019年十一月迄今已由36個機步排執行18個梯次。

國軍逐漸強調城鎮戰訓練,顯示其整體作戰構想已由境外決戰、灘岸殲敵,轉向正視住民地戰鬥發生的可能性。此類戰鬥或發生於阻擊大規模登陸作戰失敗,或被小部隊突襲滲透得手,無論何種狀況,此時即將應假設敵方之裝甲車、火炮、武裝直升機及無人機都可能隨時出現,我方守備部隊應具備有效防衛手段,以遲滯敵軍。惟一般認為,應扮演上述角色的我方步兵或後備單位,或仍不具備相應的反裝甲、防空及夜戰能力。

陸軍資源投放長期偏向裝甲兵及陸航,導致步兵單位資源相對匱乏。按新世紀的標準而言,國軍步兵反裝甲能力堪稱貧弱,一則網路評論指出,以反坦克飛彈計,國軍一野戰旅的反裝甲能力,尚不及美軍一機步連。

另一方面,雖然台灣防空飛彈密度極高,在全球或僅有以色列可與比肩,但就野戰防空而言,由於缺乏充足的肩射防空飛彈以及新型自走防空機砲/機槍,步兵單位對於臨頭的空中威脅,缺乏自力因應手段;特別是無人機已在第二次納卡戰爭(2020)以及阿富汗潘傑希爾山谷衝突(2021)中,顯示左右戰局的潛力,共軍大量的無人機或將構成國軍步兵的重大威脅。

夜戰能力欠缺,是步兵另一個老問題。由於缺少先進夜視觀瞄系統,步兵單位在面對具備夜視、夜戰能力的敵軍精銳時,將缺少跟得上時代的應對手段。

由於現代主戰裝備日趨精密、昂貴,追求龐大的裝甲兵與陸航編制已不現實,在維持適當規模而精良的裝甲與陸航部隊的前提下,將節餘資源用於添購反戰車飛彈、肩射防空飛彈、夜戰瞄具等裝備,將可大幅提升國軍步兵單位反裝 甲、防空及夜戰能力;至於所需之保養與操作人力,於現役部隊可調整編裝,於後備部隊則或應思考是否建立先前公民倡議之「後備義勇役」因應。

(作者為生技研究人員及經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