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回應「海軍建案再思考」

◎ 張豐麟

本月十二日「海軍建案再思考」投書,提出的兩個論點分析相當精闢,其中積極向美方採購新型星座級巡防艦尤為中肯的論點,該型艦艇六千五百噸的大小適中,且設計大量採用成熟的現有系統,作戰能力亦符合台灣當前的需求,確實值得軍方高層努力一試。

至於另一個建議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則是體積與噸位過大,其高達九千八百噸的大小並不適合台灣當前的操作環境,因為擴充左營軍港的「威海計畫」方案在二○三二年後方有可能完成,目前僅有蘇澳軍港的水深足以提供如此大型軍艦進行彈藥整補及泊靠,其他馬公、基隆、花蓮及台北港均無法同時泊靠並進行彈藥整補作業,是以對於海軍前線的作業上明顯綁手綁腳。

此外,文中關於新一代兩千五百噸級的輕型巡防艦的水面造艦案應適度延後,待技術成熟後(雷達系統)再進行建造,筆者有不同看法。濟陽級服役年限已達五十二年(部分艦艇於一九七○年下水服役),二○二二年如未能規劃接替的艦種,恐需服役至六十年,是整個艦隊中妥善率低、維修費高、耗費大量人力的存在。是以海軍二級艦(兩千五百噸輕型巡防艦)的價值在於汰舊換新,培訓船艦軍官資歷的累積,以利於承接大型艦,不致因缺乏中型艦資歷而產生斷層。其次,平時擔任海峽偵巡任務,戰時編入戰鬥支隊,輔助大型艦作戰形成「高、低搭配」,輔佐一級艦並減少國防資源的浪費。

「岸基魚叉反艦飛彈」系統以及現有的「雄風岸基系列反艦飛彈」,雖然能分擔海軍的部分制海任務,但是面對解放軍頻繁穿越、逼近海峽中線的船艦騷擾時,海軍也需要派遣相對應艦艇伴隨跟監,並對敵艦可能的突襲行動採取預應作為,偏偏新下水的雙船體沱江/塔江級飛彈巡邏艦,其全鋁製船身不耐冬季海象作業,而兩千五百噸級的鋼製船身輕型巡防艦恰可補其不足之處,毋須勞煩耗油、大噸位及耗費人力的一級艦頻繁出勤,並減少國防預算的浪費,可謂一舉數得,實應積極推動二級艦的建造。

(作者投稿論文曾獲ATRS全球空運年會錄用,現職公務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