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哈薩克動亂之謎:隱性圍堵中國同盟

◎ 雲程

哈薩克動亂不僅來得快,變化也快。

哈薩克政府宣稱:是西方訓練的恐怖份子造成的顏色革命,像是做球給俄羅斯或替後續行動找正當性。觀察一開始哈薩克治安部隊處於挨打局面,在現任總統Tokayev向「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求援後立即豬羊變色,可知虛實。

另一說法是,中國有一百公噸黃金被江派污走寄放哈薩克。習近平向Tokayev要求未果,憤而「縱火」以推翻哈薩克政府。此說雖非不可能,卻較像是北京無能為力的大內宣。

哈薩克前總統Nazarbayev持續掌權近卅年後雖然退位,卻仍牢牢控制現任總統。站在俄羅斯的角度,Nazarbayev允許中國一帶一路與大投資明顯的侵門踏戶,若放任不處理遺禍甚大。故較合情理的故事是,這是一場政變:現任總統獲得普廷同意後發動人民暴亂,並以情勢緊張為由求助CSTO。結果讓新總統完全掌權、哈薩克再度回到俄羅斯圈,前總理被捕…。

前蘇聯崩解後,除政治上建立獨立國協(CIS)外,在安全上有〈集體安全條約〉與組織。成員雖有來去,但核心六國(俄、白俄、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亞美尼亞),大體維持前蘇聯的重要邊境。目前,俄羅斯安全較大的缺口是烏克蘭(對北約),其次是喬治亞與亞塞拜然(對土耳其)、土庫曼(對伊朗)。

一帶一路是中國地緣經濟的擴張,CSTO的塔吉克、吉爾吉斯與哈薩克,就是看管北京擴張的前沿。其中,塔吉克還有印度第一個境外基地Ayni空軍基地—由印度出資更新而享有廿年使用權,在必要時可以發揮牽制中國擴張的作用。

去年六月美俄高峰會,拜登在記者會中說明:兩國建立以共同的自身利益與可行方式為基礎的戰略穩定關係,其中阿富汗與烏克蘭是前後聯袂被提及的;拜登並提醒普廷:中俄間有幾千公里長的邊境。從美俄共同利益看,阿富汗原先有美國在顧,美軍撤出後阿國情勢雖亂,俄羅斯的戰略威脅反而減輕。故撤軍有可能是美俄戰略妥協—舒緩烏克蘭壓力的同時,也牽制了中國。

哈薩克與阿富汗等事件,是正在發生中地緣政治典範移轉的一部份:冷戰時從第一島鏈,前推長城的制蘇戰略線,變成以俄國作為隱性同盟,而前推的中亞CSTO線。未來應還有戲看。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