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立合作 共解立陶宛對台三倍逆差

◎ 王文勝

據報導,兩萬多瓶由立陶宛生產的深色蘭姆酒,去年底遭中國拒收漂流海上,目前已被隸屬於財政部的台酒公司全部買了下來。但中國會就這樣放過立陶宛?不會,壓力還會持續下去,像是親中的德國企業也不敢為了救立陶宛放棄中國市場,即便現在大家都知道中國市場正在下行,德國依舊執迷不悟。

美國就不用說了,美國從來就不知道政治訂單是一個可以使用的武器,現在唯一有動機且一定要救立陶宛的就是台灣。首先台酒將這批貨全部買下,或者往後與立陶宛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依舊是無用的,因為我們必須先理解三件事:

一、立陶宛對中國出口額是三億美元、對台灣出口額是三千多萬美元,而且台灣對立陶宛有高達三倍的順差,意即我們至少有三倍空間可以補回去;二、立陶宛常住人口二七九點五萬,幾乎等於一個台北市,對他們而言,台灣已是很大的市場;三、立陶宛最大出口商品不是巧克力和啤酒,而是油品、工具機械和汽車五金材料,目前台積電和許多大企業迫切加入全球的科技供應鏈,加大採購立陶宛的上述產品其實是正好互補,同時政府更應該加強力道採購,讓中小企業可以不必擔心製造上的量能短缺。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救立陶宛的原因在於,既然台灣號稱是印太新局勢下重要的供應鏈成員,那我們就更得證明有能力在一個國家因支持台灣被中國制裁時,我們不僅擋下這一個攻勢,還能幫助他們建立新經濟秩序,如此不僅賞中國一個大巴掌,對台灣提升國際實力,亦有重大幫助。

事實上,立陶宛重要出口商品,對目前希望國防自主的國軍其實是非常迫切需要的,而捷克、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等國都在觀望立陶宛目前的動向,以及台灣的實力,我們雖無中國龐大的市場基數,但只要政府力量動員下去,就可以救立陶宛於這一波困境,一旦無法擋下中國這一波攻勢,就會讓好不容易在中東歐製造的突破口,被中國補回去,功虧一簣。

綜合以上,台灣絕對可以幫助立陶宛恢復其被中國制裁之前的狀態,甚至更好,我國更不應該去購買啤酒和巧克力這種完全仰賴市場多寡的終端產品,而是要購買油品、工具機械和汽車五金材料的半成品,而這一局對台灣來說,是利多且贏,希望政府能把握機會,痛擊中共經貿戰和經濟施壓。

(作者是退役少校政治作戰官,目前就讀印度金德爾大學博士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