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唸到碩博士,考清潔隊?

◎ 林政武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廣設大學這個錯誤的政策,惡果已經逐漸浮現,先別提這些年花在這些即將退場的大學的教育經費及補助的經濟成本,這廿年來的畢業大學生的起薪增幅,完全跟不上房價、物價的漲幅,甚至比不上擁有一技之長的高職生,筆者在教學現場發現,很多學生根本不適合走高中大學的學術路線,而應該走技職體系,但廣設大學,供過於求的後果便是,接近百分之百的大學錄取率,只要有錢就可以唸大學,大學學歷跟著貶值,只有就讀頂大熱門科系,在就業市場才能保有一定的競爭力,多花了四年大學學費,畢業後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的比比皆是,只好回過頭去做一些只要高職畢業就可以做的工作,比如保全、超商店員或者是每年新聞都會拿出來報導的清潔隊員考試。

筆者並非輕視清潔隊員這份工作,如果把社會看成一部龐大的機器,少了清潔隊員這些螺絲釘,機器也無法正常運轉,但無法理解的是,為何會有人讀到碩士甚至博士畢業,才發現自己花了這麼多年時間鑽研的知識跟技能,並沒有辦法替自己找到相對應的工作。

有人可能大學唸到一半,就知道自己不適合走這條路,但陷入沉沒成本的迷思,驅使自己往錯誤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沉沒成本」指的是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比如說你花了二百五十元進場看電影,看完前面半小時,大概知道踩到地雷,是一部大爛片,但錢都花了,就把它看完吧!結果只是浪費自己更多的時間。很多大學準畢業生,選擇延畢跟考研究所,也不是真的對學術研究有興趣,而是逃避,結果只是浪費掉更多時間成本。

事實上,社會上還是存在著許多薪資水平不低的工作,只要你肯學、肯吃苦,並不需要太高的學歷就可以擁有不錯的收入,很多孩子沒有選擇的權利跟自由,他們活在大人們的期待裡,每天在學校、補習班和家裡這三個點輪轉,活成了大人們希望的樣子,或者用盡全力,仍然無法達成大人們的期待。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們可以學習德國的教育制度,讓學生提早分流,透過實作,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猶太教教義中有一段話「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如果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那麼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在追求成績、學歷之餘,不妨停下腳步好好想一想,自己未來究竟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是不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想好之後,就義無反顧地向前走去,不要後悔,也不要回頭。

(作者是現職國中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