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縣市合併 不能等到二○二六

◎ 張耀仁

前嘉義市涂醒哲市長在貴報發表「林智堅的退選,我懂!」又提及蔡英文總統在二○一六年就職演說中提到「產業的佈局和國土的利用,應該拋棄零碎的規畫,和短視近利的眼光。我們必須追求區域的均衡發展」。頗值得一談。

「國土計畫法」早於一○五年五月一日起施行,全國國土計畫亦於一○七年四月卅日公告實施。且國土計畫法施行後六年內(即一一一年五月一日前),直轄市、縣(市)政府應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屆時「國土計畫法」將全面實施,完備全國及縣市國土計畫之目標。

台灣城鄉之間綿密的生活互動,城鄉差距縮小,城際交通的便捷,大都會的生活型態偃然成形,因此,以區域中心都市發展為核心,建構大都會生活圈的宏觀計畫,是迫不及待的方向。

以嘉義縣市合併的議題為例,嘉義市位於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北端,面積六十‧○三平方公里,東西寬約十‧五公里,南北長約十五‧八公里,四面皆與嘉義縣相臨。嘉義市一一○年七月人口為廿六‧五萬人,若能以雲嘉嘉區域為概念,此區域範圍人口約一百五十萬人,串聯周邊之民雄、水上、太保、朴子、新港、北港為主要城市群,東西向串連阿里山森林遊憩區及雲嘉南濱海遊憩區,南北向則與鹽水、新營、柳營、西螺、虎尾、斗南、斗六等次要城市群串連形成「多核心城市鍊」,並透過生態遊憩走廊及產業發展走廊,形成聯繫緊密的供需與互補關係,嘉義市已經形成區域都會的中心輻輳點。

縣市合併議題,不應在行政區劃有限的空間內,綁手綁腳思考,而應回歸國土與城鄉的專業規劃、大生活圈的實質發展、策略產業發展、生態旅遊發展軸、區域發展定位、中心城市整體發展構想以及脈動產業軸連帶規劃等作整體考量。林智堅市長宣布不選大新竹市長後,大新竹國土計畫等重要議題可立即被正視與討論,進而推動與執行,是新竹縣市民眾之福。縣市合併的議題,不能等到二○二六年

(作者為前嘉義市都市發展處處長,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境學系兼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