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社評論﹚四個公投不同意(系列四之二) 美豬公投思辨臺灣未來

◎ 邱宏正

十二月十八日即將到來的公投第十八案「你是否同意政府應全面禁止進口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之乙型受體素)豬隻之肉品、內臟及相關產製品?」萊豬等同於美豬,美國國內沒有做區分,美方一再強調都是安全的食品。公投仰賴精確資訊與客觀分析,考驗全民對媒體識讀、科學驗證、食品安全、醫學實證與國際關係的錯雜辯論,建構理性客觀的判斷思辨。萊豬不是食安問題,公投反美豬是政治問題也是政治選擇。

二0一二年美牛開放,當時媒體標題政府揭櫫「萊克多巴胺跟可樂一樣安全」、「美國三億人吃了十幾年 沒有任何研究證明殘留萊劑對人體有害」,卻因政黨輪替有雙重標準。國人美牛消費數量是美豬的四倍,使用萊劑比例遠高於美豬,迄今無因食用引起的食安問題。進口的豬肉佔約十%,美國僅佔一點二%,美豬使用萊劑比例已降至兩成以下,僅有千分之二的機率吃到已被WHO公告安全的食品添加物。美豬今年開放迄今,根據衛福部數據顯示,進口豬肉萊劑零檢出,進口數據的重點是貿易誠信。

美國FDA的萊劑每日安全攝取量ADI是每公斤體重一微克,依聯合國允許最高萊胺殘留量十 ppb估算,一天要吃六公斤豬肉,0點六七公斤豬腎或一點五公斤豬肝的內臟,才會過量達到生理反應。臺灣的殘留量標準是根據聯合國Codex的標準,考量國情,孕婦坐月子時吃較多豬內臟因素,標準甚至比Codex更嚴格。國人平均一天吃不到0點二公斤豬肉與豬內臟,萊劑在四十八小時後被分解並排出體外。標準與世界接軌,國民日常豬肉食品的萊劑量,不會造成殘留與累積的疑慮。

執政者決策思維是國與國的經貿關係,非政黨利益競爭,維護國利民生最大的福祉。將美豬汙名毒品化,政治考量全面禁止美豬進口,非為顧慮國人的食安和健康。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是高標準區域貿易協定,CPTPP會員國皆遵守國際標準,未必國內准用均開放含萊劑豬肉進口。透過政府邊境嚴格管制,禁止國內養豬使用萊劑,確實生產履歷標示,掃除貿易障礙減少對單一市場依賴,市場開放由消費者自決是否購買,不缺席於區域貿易整合,引領臺灣走向世界。

(作者是台灣北社理事兼法政組召集人、臺大牙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