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市2050淨零之路,說說而已?

◎ 劉羿君

全球注目的氣候峰會COP 26在英國登場,臺北市趕在前一天(十月三十一日)公布熱身半年的「二○五○淨零路徑」,內容卻單薄到令人失望。路徑中大多沿用既有目標,附件內容也僅短短兩頁,這份眺望三十年減碳工作的路徑圖,恐怕比航海王的藏寶圖還要模糊,也看不見柯市長喊出「現在開始作為」的企圖心。

臺北市在「二○二○年臺北市能源政策白皮書」自行揭露轄內溫室氣體排放約七成來自於電力使用。換言之,城市發展永續的潔淨電力是達到淨零的關鍵。放眼國際欲達成淨零的城市如東京、首爾,無不全力節電搭配發展再生能源,以降低電力碳排。但在臺北市路徑圖中,三大部門、四大主要策略除了引入氫能,對於能源如何轉型只有寥寥幾句。

若要達成二○五○年淨零的終極目標,此刻至未來十年是關鍵。遺憾地是,臺北市二○三○年中期目標萎靡,仍停留在年初宣示的較二○○五年減少排放三十%,卻將大部分的減碳工作賭在三十年後。至於中間各部門於各階段的減碳目標、如何達成,除了一句滾動調整,也是交代得不清不楚。

對比東京在二○一九年發布的淨零路徑,詳列能源部門在二○三○年須節電三十八%、再生能源占比三十%、運輸部門在二○三○年零排放車輛佔新車五十%等具體方向,目前臺北市端出的版本宛如將減碳重責交由後人煩惱,這也凸顯散落在各行動方案、白皮書當中的施政願景,必須透過自治條例等方式登載,並配合兼具中、長期進程的路徑規劃,才能供議會及全體市民共同監督。

柯市長上月親口表示,減碳不只是道德、環保論述,更是經濟、安全的議題,並引述前總統李登輝所言「四十年沒解決的問題不能妄想四年就解決,但若現在不開始作為,四十年後我們仍要面對相同的難題」。筆者在此要以同樣的話呼籲柯市長,從臺灣近年的高溫、乾旱、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可知,氣候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必須提出未來十年更具體的工作計劃落實節電、具體減碳。

(作者為綠色和平專案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