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談協和電廠改用生質能發電

◎ 張豐藤

協和電廠為全國唯一僅存的燃油發電廠,若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必須在基隆外木山海岸填海造地興建天然氣第四接收站。但是台電規劃的四接海堤位置,海堤填海造地區域,海面下三十公尺更布滿紅扇珊瑚、美麗骨穗軟珊瑚等四十二種、多達七萬株的珊瑚

為了使大潭電廠第八、九號機組可以有天然氣發電,以取代麥寮及其他燃煤電廠,改善中南部空氣品質,天然氣三接有其急迫性。但是四接不同於三接,協和電廠是燃油電廠,要改善空氣污染排放,不一定只有改天然氣才能夠達成。若改成燃燒生質燃料油,PM2.5大幅降低,也沒有SOx的排放,更因為是再生能源,可以提升台灣綠電的比率。

燃油電廠改為生質燃料油並不需要大幅修改,國外也有相當多的實例,例如南韓的濟州島為了執行二○三○無碳島計畫,將島上兩座石化燃油(重油)電廠改為生質燃油電廠。修改後原有的油料儲存供應系統沒有太大的改變,更重要的是,不必為了建四接破壞當地珊瑚礁生態。

是否大家可以重新想想,找一個兩全其美的方式減低空氣污染、避免破壞珊瑚生態,也為二○五○零碳努力,提供另一選項 - 生質能發電。

(作者為台灣環境教育協會理事長、前環保署副署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