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也談《外交政策》專文

◎ 方屏生

任教於美國的湯先鈍教授投書「習近平的『遺產』迷思令人擔心」,談到《外交政策》一篇專文,筆者好奇,上網閱讀原文China Is a Declining Power—and That’s the Problem,其中有關台灣的重點,湯文因篇幅受限而較少論及者,概述如下。

一、習近平的獨裁,不僅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自由化,如果加上中國人口老化、勞工短缺、資源匱乏的趨勢,中國國力會下滑。

二、中國正面臨國際社會抗議的外部環境,包括COVID-19病毒、侵犯人權和侵略性外交。

三、在亞洲,對抗中國的力量持續升溫。除了台灣要轉變成西太平洋上的戰略性「刺蝟」,日本正進行冷戰後最大規模的軍事集結,並同意如果中國襲台,日本將支援美國(出兵護台)。而南海周邊國家,特別是越南和印尼,也逐漸強化海空軍力。

四、其他國家,如澳洲正在擴大北方基地,以容納美國船艦和軍機,並建置遠距導彈和核動力攻擊潛艇。印度在中印邊界集結軍隊,同時派遣軍艦穿越南海。歐盟除了將北京視為「系統性對手」,法國、德國和英國也向南海和印度洋派遣海軍特遣部隊。至於「四邊安全對話」(Quad)以及「澳英美聯盟」 (AUKUS) 等,都是反擊北京惡勢力崛起所出現的「多邊俱樂部戰略」(multilateral club strategy)。美國鷹派現階段目標在於「孤立中國」,並破壞其發展。

五、在美國提供更優良的武器並重新塑造台灣的防禦部隊之前,中國將更渴望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因為美國正在淘汰老化的航艦和軍機,是中國奪台的最佳時機,並讓華府遭遇恥辱性的失敗。因此,原文要美國人提高警覺,因為 (may) 困獸之鬥會更危險。

六、該文用「權力交替理論」以及「修昔底德陷阱」,暗示美國對中國的戰略,不要搞到「權力交替」的邊緣。美國必須在軍備上急起直追,政治上還是以外交為手段,舒緩緊張態勢。戰爭,最好別發生。

(作者為陸戰隊退役少校,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